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区经济结构的不合理是影响本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因素。利用Panel-data(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对各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及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阐明地区经济结构存在的差异,指出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对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同时说明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强化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资本的产出效率(资本的产出弹性)、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湖南省地缘经济关系评价及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了统计中的距离分析法对湖南省全国各地区的地缘经济关系进行了分析,找出了与湖南具有强互补、弱互补、强竞争、弱竞争关系的各地区、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西部大开发”战略 实施后,湖南省与全国各地,尤其是西部地区的区际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纵向和横向、静态和动态地分析黑龙江省经济密度、三产产业密度、农业产值密度、工业产值比重几个大层次上的经济指标,并对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从而明晰黑龙江省各地区、各经济、产业发展状况,依据各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条件和社会环境状况,对于指导黑龙江省今后产业布局的调整,协调经济地域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通过DEA模型,在分析服务业生产活动内在特点的基础上,构建投入产出指标,实证选取了2013年我国的省级数据,评价地区间服务业生产效率的得分,探讨了我国服务经济生产效率的提升途径。通过分析,认为我国当前服务业整体效率较低,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东部效率较高,西部次之,中部地区整体效率最差;各地区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存在较大的投入冗余。因此,应注重服务业的区域间协调发展;加强对人力资本投入的正确引导;进行产业升级,实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调使用。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在以市场为导向的条件下,形成了以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地理环境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格局。但是,区域经济差距扩大;中心城市地区贡献率下降;非国有经济在各地区中发展不均衡。在黑龙江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除了注重现有的经济支柱产业之外,还要注意新的经济增长点,更好地以点带面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大力调整经济结构;以大城市为依托的经济增长点和丰富的资源为基础;大力发展粮食主产与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加大非国有经济在各地区中的发展力度;发挥各地区旅游资源的优势,将旅游业培养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6.
对黑龙江省西部地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西部地区居住着大部分少数民族,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却是东强西弱.同时西部地区各民族之间也有着不同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分析,结果表明:全国稻田狼蛛共计有7属30种,中国稻田狼蛛亚群落的主要成分是水狼蛛属(Pirata)和豹蛛属(Pardosa),大多数地区共享的优势种群是拟水狼蛛(P.sub-peraticus)和拟环豹蛛(P.pseudoannulata)。但稻田狼蛛亚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因各稻作区的地理、气候等环境因子以及亚群落本身的组成成分的不同而异,经系统分析,可将全国各稻作亚区狼蛛亚群落组成特征划分为4大类型:(1)内陆温带型;(2)沿海亚热带型;(3)东北平原型;(4)高原温带型,稻田狼蛛亚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和多样性呈现由东南向西北、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依次递减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戴伟 《河南科技》2013,(12):231-232
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达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差距很大,调整经济结构、缩小地区间的经济差距、提高信息化水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不但能提高西部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而且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深入研究信息化水平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律,可以为处理好信息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中国省际工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基于松弛变量的超效率DEA模型,实证分析了2006—2011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西藏、台湾、香港、澳门除外)及东、中、西部区域的工业能源效率,在此基础上应用Tobit回归模型,进一步分析了中国工业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工业能源效率差距显著。东部区域工业能源效率最高,且以北京、上海和天津居首,而中西部工业能源效率较低,其中以宁夏最低。在影响因素中,经济结构、外资水平以及工业固定新增资产投资对地区工业能源效率有着积极的影响,而重工业所占总工业的比重以及人口密度对工业能源效率有着消极的影响。针对以上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六大以来,濮阳县在农业结构调整中突出一个载体(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围绕两大目标(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强化三个创新(体制改革创新、科技创新、结构创新),搞好五个优化(优化品种品质结构、优化种植业结构、优化畜牧产业结构、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劳动力结构),使农业支柱产业初步明晰,市场体系逐步完善,规模经济不断扩大,初步形成了县有主导、乡有规模、村有特色的经济格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到了一个崭新阶段,先后被命名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优质棉基地县”、“国家秸秆养羊示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河南省农业结构调整先进县”。  相似文献   

11.
党中央确定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不但将有力地推动西部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于河南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新形势,河南人民作出了慎重选择和积极应对:在正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及劣势,充分认识国内、国际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省委、省政府提出了“东引西进”战略。这既是对中央西部大开发决策的有力支持,同时也有利于带动河南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为河南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新的活力。 一、“东引西进”是河南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国家实施两部大开发的根本目的,是缩小地区差距,促…  相似文献   

12.
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所以对数字经济的研究尤为重要.基于面板回归分析与空间计量的视角,对西部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格局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西部各省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总体在稳步上升,其中重庆市和四川省的发展长期稳居前列,宁夏和青海2个省份一直处于低发展状态;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的空间聚集特征,并且主要受到就业结构、科技投入水平和教育投入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基于海南省各县市(地区)2000-2009年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数据,应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及基尼系数的理论进行了海南省农林牧渔业产值结构的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林业产值(2009年的基尼系数为0.52,下同)最不均衡,渔业产值(0.45)分布较不均衡,农业产值(0.17)和牧业产值(0.23)分布相对均衡;在时间尺度上,农业产值分布没有变化,而林业产值,牧业产值和渔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的集中.这反应出海南省各县市(地区)农林牧渔业产值空间分布及其时间变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非均衡性.该结论可为农林牧渔业产业的结构优化和区域集约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从地理学角度对中国西部地区山地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认为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具有六个显著的特点,并对西部山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限制因素及其注意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刚刚闭幕的两会 ,西部大开发是代表们讨论的热点话题。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 ,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对于面向新世纪、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具有重大意义。面对地域广阔 ,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西部地区 ,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促进地区之间经济协调发展 ,实现共同繁荣 ,有利于对整个经济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特别是西部地区通过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形成新的机制 ,新的方法 ,吸引人才、资金和技术 ,一个蕴藏着巨大投资机会和冶金建材需求的潜在市场和发展前景呈现在人们面前。做…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对黑龙江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功能和社会价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西部地区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功能包括健身娱乐和教育功能,其主要社会价值体现在政治、文化和经济3个方面.这不仅为黑龙江西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有利的依据,也将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民族传统体育.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东西部地区运输发展差距日益显著。东部地区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经济基础、交通条件、对外贸易等方面均占有优势;西部地区在以上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东部地区充当了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政府给予的政策倾斜明显比西部地区多,东西部差距越来越大。就运输而言,东西部也存在着极大差距。本文,笔者对东西部地区运输发  相似文献   

19.
基于天然气消费影响因素的定性分析及消费方程,构建了天然气消费与影响因素之间的地区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定量计算得出了影响因素的区域性差异。从长期来看,东部天然气平均自发消费水平高于中、西部,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效应高于其他两区;中部能源消费结构影响效应高于其他两区;西部GDP、产业结构影响效应高于其他两区。从短期来看,三个地区GDP、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源消耗强度的短期波动对天然气消费量的短期波动均有影响,且短期效应比长期效应更显著。从偏离长期均衡的调整力度来看,东部地区最强,其次是西部,最弱的是中部。  相似文献   

20.
一、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历史意义 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这是一个伟大的战略的决策。这一战略的实施对于促进中国经济的腾飞,加快西部地区的发展,促迸民族团结,维护国内稳定乃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有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2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进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3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最终达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4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有利于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