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朔散文之所以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与他散文的语言特色是分不开的。杨朔散文的描写语言,具有绘画的造型力,是高度形象化的语言,他的抒情风格是内向的,这种抒情格调决定了他抒情语言的含蓄、隐秀,而洗炼、精约,则是杨朔散文叙述事物的基本特色。无论是描写语言、抒情语言,还是叙述语言都具有诗的概括力和表现力,都洋溢着抒情诗语言的艺术美感。  相似文献   

2.
通往“大气散文”的桥梁──试评贾平凹散文的地域性特色赖闽辉,陈玉龙在小说家的盛名之下,贾平凹的散文仍能与之同辕共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这在新时期文坛确属罕见。贾平凹是位自我意识很强的作家,这不仅使其散文极富特色,而且决定了其散文风格转变的必然性。贾...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深受中国古典文学影响、有着深厚国学功底的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散文写作中能巧妙利用她所熟悉热爱的中国古典语文之长,频繁而恰到好处地融会运用了古语词、文言句式和典故,文白水乳交融,文笔灵动,意蕴深厚,这不仅丰富了她散文语言的风格色彩,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而且也由此形成了她散文语言的浓郁的古典特色。  相似文献   

4.
朱自清先生是现代散文大家,也是语言大师之一。他写的许多散文,脍炙人口,名震遐迤。特别是他的散文语言可谓独具风格:秾丽流畅,清新活泼,细腻传神,充分表现了现代汉语的语言美。《春》这篇散文,就生动地体现了这种语言美。值得我们很好品味、体会、学习和借鉴。散文是文学艺术形式的一种。散文,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更应该讲究语言美。很难设想,一篇语言平庸、呆滞、晦涩的散文,会是一篇吸引读者的好文章。散文在内容上、在组材上要求“形散神不散”,同样,在语言上也要做到“散而不散”,这就要求散文语言必须清新活泼,自然和谐,讲究修辞,讲究语言色彩。更应以语言美来感染、陶怡读者。《春》的语言美,使这篇散文更增强了美感,增强了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着重探讨英文散文中的排比,对偶,短句和长句等表达形式所表现出的语言节奏特色, 以及它们对窗帘所起的烘托、渲染、增强或补充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散文艺术表现新探》近几年,小说、报告文学失去了轰动效应,而长期被冷落的散文却交上了好运。在《散文》、《随笔》等老牌散文杂志外。以散文为特色的刊物大量发展。这说明散文有广泛的读者,散文市场继续看好。究其原因;一.散文篇幅短、样式活,在生活节奏加快...  相似文献   

7.
作家李前,创作成就甚丰。其散文的思想总体特色为:挚诚的家国情怀,可贵的平民风范,深广的忧患意识,缤纷的哲思睿想以及对真善美不懈的追求与弘扬。其散文的艺术主要特色为:题材的广泛性,感情的真挚性,语言的灵活性,想象的丰富性、意境的开阔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8.
许多中国当代散文中蕴含着作家各自独特的语言特色和风格,陈忠实在闲话桑麻中传达出了他的西部乡土散文语言淳朴浑厚的风格。《陈忠实散文选译》是中国文化尤其是陕西文化走向世界的有益尝试,译本最突出的特点就是通过各种转换手段巧妙地译出了原文的“味”。都说翻译是“戴着脚镣跳舞”,译者通过结构转换、词类转换和单位转换等翻译转换技巧跳出了陈忠实散文这支“舞蹈”的节奏和韵律,展示了“舞蹈”的美。  相似文献   

9.
"静态词义"和"动态词义"这一对辩证概念的提出是对现代汉语词义研究的进一步深化,在语言的运用中充分体现了这一理论,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动态词义现象,通过研究其散文中的动态词义现象、形成途径以及影响因素,来探究余秋雨散文语言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0.
李广田散文的朴素美与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朴素的审美追求在重视主体情感的纯真表达和文学语言的本色自然及艺术形式的质朴无华却蕴藉丰厚等方面存在着潜隐的精神契合,这一契合是李广田受到传统文学影响的产物。他散文的这一特色客观上使传统朴素的艺术精神在现代文学语境中得到了潜在的传承。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的散文《春》、《背影》、《绿》、《荷塘月色》、恢尼斯》等5篇文章,文质兼美,具有很丰富的美育因素,值得我们认真学习。第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很美。高尔基说:“语言是文学的基本材料,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朱自清的散文,就是语言的艺术品。它是培养中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学习祖国的语言,并且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最好教材之一。朱自清散文的语言美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动词使用准确、形象、生动、传神。在《绿》中“踞”、“浮”、“拥”三个动词运用得十分准确、讲究。“踞”是“蹲”的意思,用“踞…  相似文献   

12.
散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其中蕴含着优秀的中国文化传统。散文学习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审美感。让学生以散文欣赏语言的“美”。本文就针对语文课程新理念,探讨高中散文教学如何有效实施,培养学生散文感受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3.
刘照进的散文带给我们的不是冷漠与冷酷,而是心灵上的庇护与慰藉。刘照进的散文具有一种古典主义的感动精神,这种古典主义包含民族传统特色,是对乌江流域各民族精神内核的挖掘。民歌是刘照进散文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表意的情节又是抒情的范式。刘照进将声音分类,与人物命运耦合。他以匍匐的姿态倾听,用声音讲述人间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石评梅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她的散文就象一把利刃,直指人类灵魂最深处,向我们逼问人生的意义、价值,逼我们思索命运与人类的关系。坚强与脆弱、勇敢与消极,尤其是对死亡的直面与思考,构成了其散文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结合周同宾的散文创作实践,对其散文创作中的现代性问题进行考察。通过对作家散文创作中的思想性、表现手法、语言创新等问题的探究,概括出周同宾散文的现代性特质。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使他既能超越本土文化心态,又不脱离本土文化传统,最终成为在全国有影响的散文作家。  相似文献   

16.
梁锡华是海外华文散文名家,但历来论者多以幽默论其散文风格而遮了其他某些方面。本文从梁氏一些代表作的解读出发,力图重新全面认识梁锡华散文的为文风格和价值追求,认为:求诚、崇正才是梁氏散文最基本的风范和特色。  相似文献   

17.
梁锡华是海外华文散文名家,但历来论者多以幽默论其散文风格而遮了其他某些方面。本文从梁氏一些代表作的解读出发,力图重新全面认识梁锡华散文的为文风格和价值追求,认为:求诚、崇正才是梁氏散文最基本的风范和特色。  相似文献   

18.
傅恒杰新散文《天堂鸟》以其独特的魅力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细细品味,傅恒杰新散文的语言不仅缘情言志、意蕴深邃,而且凝练含蓄、朦胧蕴藉;其叙事语言则更是别具一格,具体表现是写景记事、简洁生动,绘物细致、形象传神。  相似文献   

19.
风格,是作家在创作中所表现的艺术特色,是作家长期的艺术追求的结晶。它标志着属于作家自己的鲜明的、独特的创作个性。这种创作个性,往往从作品的题材选择,主题提炼,形象塑造,结构安排,艺术语言的运用方面表现出来。鲜明独特的风格,是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作家成熟的标志。比较他们的风格,有助于散文创作的繁荣与发展。一、题材选择与主题提炼散文创作是一种最自由的文学形式,在题材选择上。“举凡国际国内的大事,社会家庭的细故,掀天之浪,一物之微,自己的一段经历,一丝感触,一撮悲欢,一星冥想,往日的凄惶,今…  相似文献   

20.
周涛散文的诗性与他本人具有的诗性人格分不开,独特的成长经历给了他特异的人生体验,形成他诗的眼光和诗性思维。从诗到散文,周涛的诗性之光一以贯之,强烈的生命意志、思与诗的水乳交融和诗的语言筑成周涛散文的诗性建筑,赋予他的散文诗性淋漓的诗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