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新闻     
《科学观察》2014,(5):35-35
乳腺癌预后有了新生物标记预后良好的患者可幸免进行带有严重副作用的侵入性治疗,但不对侵入性肿瘤进行侵入治疗或可导致死亡。癌症之所以致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发生了转移,从一个器官或组织转移到另一个器官或组织。癌症致死绝大多数与转移有关。对于乳腺癌来说,被称为“上皮间质转化”的过程助推了这种转移。上皮细胞系附着在与环境接触的皮肤和胃肠道中。间质细胞是胚胎组织和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细胞类型,其在那里形成非常松散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刘凤丽 《科技信息》2013,(19):474-477
肿瘤的转移导致绝大多数癌症患者死亡。转移癌的治疗面临一些独特的挑战,包括转移灶的体积小、高度多样性和易分散到不同的器官组织。纳米技术在诊断和治疗转移癌方面有很多潜在的优势,包括可输送复合的分子物质到主要的肿瘤转移灶,如肺、肝和淋巴结,以及这些器官内特定的细胞群。本文主要综述了结合工程科学和癌症生物医学开发的纳米技术应用于治疗转移癌的研究进展,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3.
该发明涉及治疗或预防癌症的方法和化合物。该文提供了治疗或预防癌症、抑制肿瘤生长、减小肿瘤体积、抑制肿瘤发展、抑制转移及促进存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骨转移是癌症三大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疼痛和骨破坏是其最常见的症状,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磁共振引导下聚焦超声(MRgFUS)作为一种非侵入性、无电离辐射、无剂量限制、可以重复治疗的治疗方式,在癌性疼痛缓解和肿瘤进展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本文从MRgFUS治疗骨转移瘤的基本原理、手术方法、治疗标准、疗效评价、治疗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对MRgFUS治疗骨转移瘤的相关研究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后期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浸润和转移是恶性肿瘤两个突出的生物学特征。恶性肿瘤对人类生命的威胁主要决定于这两个生物学特征。因此,了解浸润与转移的本质,对于防冶癌瘤是极为重要的。历年来,很多学者在这方而做了大量的研究,但问题远未解决。浸润是恶性肿瘤具有侵入其周围正常组织的能力。转移是恶性肿瘤具有在原发瘤以外的身体其它部位或器官发生继发肿瘤的能力。肿瘤的转移必须先有肿瘤的浸润,因此肿瘤的浸  相似文献   

6.
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基因疗法目前被认为是人类攻克癌症非常有希望的途径.本文对肿瘤基因治疗中的1种方法,修正肿瘤相关基因的基因疗法进行一综述,其中包括转移抑癌基因的基因疗法和转移原癌基因或细胞增殖相关基因的反义基因的基因疗法,并提出对多种基因的联合治疗方法是肿瘤基因治疗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7.
《安徽科技》2006,(9):53-54
韩发现影响癌症转移的"开关"蛋白质 日前,韩国科学家发现一种名叫SUMO的蛋白质,它与某种特定蛋白质的结合状态会影响该蛋白质对肿瘤转移的抑制作用.韩国保健福祉部发表的有关评论指出,控制恶性肿瘤转移是癌症治疗领域最大的课题,该研究成果进一步接近了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8.
侵袭和转移是恶性肿瘤重要的生物学特征。肿瘤细胞具有许多特性 :如自主性、可移植性、侵袭性、转移性、异常分化、失去接触抑制性等。但其最重要的特性是其侵袭和转移性 ,是肿瘤的恶性行为。侵袭是指恶性肿瘤细胞侵犯和破坏周围正常组织 ,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转移是指侵袭中的癌细胞迁移到特定组织器官并发展成为继发性癌灶的过程。侵袭和转移是同一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侵袭是转移地前奏 ,转移是侵袭的结果。肿瘤的侵袭性和转移性是目前两个重大课题。1 肿瘤侵袭转移的基本过程肿瘤侵袭转移包括多个步骤 ,可被形象地称为多阶梯瀑布过…  相似文献   

9.
磁感应治疗研究和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磁感应加温治疗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新型肿瘤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定位导入肿瘤靶区的磁性介质在交变磁场下的磁化损耗产热,对恶性肿瘤实施磁介导加温治疗。研究表明,肿瘤组织在交变磁场诱导的磁热效应下升温至40~70℃时,靶区沉积的热能作用可特异性杀死癌细胞,抑制癌症复发和转移,并可激发机体的抗癌免疫效应,进一步增强治疗效果,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有效的肿瘤治疗方法。磁感应加温治疗在肿瘤治疗的特异性、靶向性等方面显现出其独特优势,已引起了国内外肿瘤临床治疗界的极大兴趣。本文对实验室近年来开展的基于多种磁性介质的肿瘤磁感应热疗研究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磁感应治疗设备研制、热疗用磁性介质研发和磁热疗生物医学实验研究3个方面。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肿瘤磁感应热疗的临床前实验已经完成,目前已经开展一期临床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复旦大学钦伦秀教授课题组证实一种名为MicroRNA-26a(miR-26a)的miRNA通过靶向HGF-cMet信号通路,抑制了肝癌的血管发生.相关研究论文已被《Hepatology》接受并在线发布.近来有研究发现miR-26a下调与癌症的不良预后存在关联.今年早些时候,钦伦秀课题组证实了肝癌组织中miR-26a往往下调,且与肝癌复发及转移存在相关性.miR-26a可通过IL-6-Stat3信号通路来抑制肿瘤生长及转移.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进一步探讨了miR-26a有可能在肿瘤血管发生中所起  相似文献   

11.
正想要战胜癌症,提早发现是至关重要的。最近,由美国和日本科学家所组成的一支研究团队就开发出了一种极薄的癌症检测传感器。他们希望在未来将其制作成供医生所使用的手套,让他们可以快速检测到肿瘤的存在,并与其他医生分享检测结果。现如今,科学家们对于柔性电子元件都非常感兴趣,因为这些材料可让非侵入性、高精度的可穿戴传感器成为现实。虽然我们已经指导如何制作可弯曲的微型  相似文献   

12.
由于抑瘤效率高、参数容易控制、无残余毒性(remnants)等特点,电工技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在短短20余年的时间里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介绍了不同形式的电刺激对恶性肿瘤的影响。这些电刺激方式在不同的机理下,可改变肿瘤组织的生存环境,用于辅助或直接治疗癌症。  相似文献   

13.
癌症是各种恶性肿痛的统称;其细胞增长和分裂速度高于正常细胞,主要是由于机体患上某种慢性疾病而久治不愈;给癌细胞营造了生长与繁殖的机会导致控制细胞生长与增殖机制失常而引起的疾病;癌细胞除了生长失控外,还会由局部侵入周边正常组织,甚至经由体内的循环系统或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分。其特点:癌细胞肿瘤无节制增生,非药物所能控制。  相似文献   

14.
生物淘选肿瘤或癌细胞的各种特异性靶向多肽是探索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特异性靶向多肽既可用于探测肿瘤细胞表型特征,又可将其与抗癌药物结合进行靶向治疗,同时还可作为体内肿瘤的成像制剂,用于肿瘤及肿瘤细胞微转移的早期探测.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生物淘选或识别出与癌或肿瘤细胞某一靶点连结的,具有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多肽.近年来,利用体内或体外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已成功地淘选或识别出一些癌细胞的靶向多肽.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介绍了癌或肿瘤细胞靶向多肽的体外和体内生物淘选最新技术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5.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是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浸润最丰富的免疫细胞群。临床上,TAMs的数量与多种癌症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进展的各个阶段,TAMs发挥着重要作用。多项研究表明,降低TAMs的密度或作用可抑制肿瘤生长。随着TAMs与恶性肿瘤关系逐渐明晰,TAMs已被视为癌症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TAMs的来源、分类、在人类恶性肿瘤中的作用、靶向TAMs的治疗方法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低强度脉冲超声是一种非侵入性机械能,可在生物器官内产生高频率的声波,能加强治疗各种类型的外伤性结缔组织损伤和刺激牙体组织形成。对低强度脉冲超声的基本原理、治疗作用机理、临床应用以及低强度脉冲超声对正畸所致的牙根吸收的修复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癌症诊疗一体化是集癌症诊断和治疗于一体的新技术。通过将具有肿瘤诊断和治疗功能的组分同时整合到一个纳米平台上,获得纳米诊疗剂,有望实现肿瘤的早期诊断、精确定位、原位治疗,以及实现在治疗过程中的实时疗效监测与预后。本文概述了癌症诊疗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诊疗一体化在癌症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独特优势,介绍了具有代表性的纳米诊疗剂,展望了癌症诊疗一体化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正近日,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纳米医学小组在"以癌治癌"的同源靶向纳米载药可视化精准治疗癌症方面取得了新突破,这种充分利用癌细胞之间互相亲和作用的"以癌治癌"疗法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纳米医学治疗癌症的优势。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纳米领域顶尖期刊ACS Nano上。深圳先进院博士郑明彬说,"以癌治癌"方法顾名思义是一种来源于肿瘤的方法,其纳米颗粒外层磷脂的材料实际上是一层癌细胞膜,这层膜是从肿瘤组织的癌细胞中提取出  相似文献   

19.
组织工程是指应用生命科学与工程的原理和方法,构建一个生物装置,来维护、增进人体细胞和组织的生长,以恢复受损组织或器官的功能。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受损组织或器官的修复和再建,延长寿命和提高健康水乎。其方法是,将特定组织细胞"种植"于一种生物相容性良好、可被人体逐步降解吸收的生物材料(组织工程材料)上,形成细胞一生物材料复合物;生物材料为细胞的增长繁殖提供三维空间和营养代谢环境;随着材料的降解和细胞的繁殖,形成新的具有与自身功能和形态相  相似文献   

20.
张新红  陈兴无 《科技信息》2012,(30):465-466
E钙粘蛋白(E.adherin,Ecad)是一类能够介导细胞与细胞间相互黏附、具有维持组织结构完整性和极性的钙依赖性跨膜糖蛋白。许多研究证实E-cad与多种上皮恶性肿瘤的分化、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本文就E-cad的结构功能:在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机制、与肺癌的关系及调节E-cad对肺癌的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