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是漆树科(Anacardiaceae)黄连木属(Pistacia)中的一种集绿化、药用、抑菌和美容等效用为一体的多效植物.研究通过水提法、醇提法提取清香木叶中有效成分,测定其中的多酚和黄酮含量、体外抗氧化能力(包括DPPH、ABTS~+和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及酪氨酸酶抑制能力.结果表明,水提液中多酚和黄酮质量比(干重,DW)分别为42.67 mg/g和18.69 mg/g,明显高于醇提液;体外抗氧化能力分析结果表明,水提液清除DPPH、ABTS~+和羟自由基IC50分别为7.95、11.71、3.26 mg/mL,清除能力远高于醇提液;酶促动力学实验证明,清香木水提液对酪氨酸酶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浓度升高其抑制作用愈显著,当质量浓度达到0.2 mg/mL时,抑制率可高达80%;进一步相关性分析表明,清香木多酚和黄酮含量与DPPH、ABTS~+和羟自由基、酪氨酸酶活性抑制IC50值都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综上,可以认为清香木叶提取物中含有丰富的多酚和黄酮类活性物质,可有效清除自由基,抑制酪氨酸酶活性.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因素实验结合正交试验优化苦荞芽多酚的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法测定了苦荞芽多酚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苦荞芽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甲醇体积分数60%、提取时间80 min、提取温度60℃、料液比1∶40 g/m L.在此条件下,苦荞芽多酚的提取量高达83.51 mg/g.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苦荞芽多酚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其对ABTS自由基和DPPH自由基清除的半抑制浓度(IC_(50))分别为93.36μg/m L和185.76μg/m L.  相似文献   

3.
分析不同杀青方式制备桑叶茶的体外抗氧化作用及与多酚和黄酮类质量分数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桑叶茶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能力,微波杀青效果最好.沸水及不同乙醇质量浓度提取物均有一定体外抗氧化作用,其氧自由基吸收能力、还原力和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分别为764.9±102.9~1 437.4±96.3μmol/g,5.86±0.09~9.18±0.18和139.34±11.70~225.66±8.16.经与提取物中多酚和黄酮类质量分数相关性分析显示,仅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与多酚呈显著负相关,r=-0.791 8(p0.05),表明在影响桑叶茶体外抗氧化活性中,还有其他抗氧化成分参与.  相似文献   

4.
以黄酮得率为指标,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和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橘皮中黄酮类化合物提取的影响;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为色谱柱填充料,对橘皮黄酮提取物进行了纯化;以橘皮黄酮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为指标,研究了橘皮黄酮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橘皮黄酮的适宜提取工艺是以水为提取溶剂、料液比为1∶38(g/mL)、于99℃浸提2 h,该条件下橘皮黄酮的最大得率为11.028 mg/g;AB-8型大孔吸附树脂对橘皮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效果明显,纯化后橘皮黄酮的纯度提高了383.312%;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19和0.557 mg/mL,纯化后橘皮黄酮对DPPH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分别提高了96.185%和65.122%,表明橘皮黄酮是一种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藏红花花瓣中的多糖,得率为3.75%.联合蒽酮-硫酸法和DNS法测得多糖纯度为68.34%.对粗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粗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值为0.572μmol TE/mg;其对ABTS+、DPPH和羟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半数清除浓度EC50分别为76.26μg/mL、165.5μg/mL和880.4μg/mL.  相似文献   

6.
通过测定脱脂沙苑子乙醇提取物(ESA)对1,1-二苯基-2-苦苯肼自由基(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和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能力、对Fe2 诱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的抑制作用、还原力和总抗氧化力,评价ESA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并与公认的抗氧化剂维生素C作了对照.结果表明,ESA有一定的DPPH·清除能力(IC50=419.1μg/mL)、较强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IC50=117.9μg/mL)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224.4μg/mL),能有效的抑制脂质过氧化(IC50=1.70 mg/mL),有良好的总抗氧化力,说明沙苑子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以超声波辅助法提取黄山贡菊的总黄酮,以还原力、金属离子螯合性和对DPPH自由基、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为指标评价黄山贡菊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总黄酮还原力的IC50为0.171mg/mL,金属离子螯合性的IC50为1.529mg/mL,总黄酮对DPPH.和亚硝酸钠清除作用的IC50分别为0.323、0.700mg/mL.黄山贡菊总黄酮具有较强体外抗氧化活性,活性与浓度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采用超声辅助提取技术从桑葚中提取多酚,通过正交设计方法分别考察溶剂浓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3个因素对桑葚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以优化桑葚多酚的提取工艺.并通过DPPH自由基抗氧化试验、ABTS+自由基清除试验和铁离子还原力来评价桑葚多酚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桑葚多酚的最适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70 min,浸提溶剂70%乙醇,料液比1∶30(g∶m L).在此条件下总酚提取率为4.014%.在抗氧化活性试验中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样品浓度的增加其抗氧化能力越强.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前后桑葚多酚的铁离子还原力、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分别为0.730、0.682、0.586 mg/m L和0.4536、0.556、0.290 mg/m L.由此可知,纯化前后桑葚多酚均具有较强的自由基清除能力,且纯化后的桑葚多酚抗氧化能力比纯化前的强,这表明多酚是桑葚抗氧化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9.
牡丹籽油成分分析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脂肪酸类成分、微量元素以及影响油脂品质的主要理化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并利用体外模型考察抗氧化能力,以评价牡丹籽油的营养及保健价值.结果显示,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74%,以亚麻酸为主,占39.47%;油酸和亚油酸分别占24.11%和27.16%.牡丹籽油同时含有K、Fe、Zn等多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而Pb、As等有害微量元素含量均低于检出限.供试牡丹籽油的酸值、过氧化值、碘值和皂化值分别为1.866mg/g、9.574mmol/kg、173.4g/100g、188.1mg/g,符合国家标准限度规定;对DPPH自由基清除作用的EC50为29.30mg/mL,显示良好的抗氧化潜力.研究结果提示,牡丹籽油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是一种优质天然植物油料资源,极具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药用植物微籽龙胆(Gentiana delavayi Franch)的活性物质基础,采用多种色谱技术(硅胶、ODS、MCI和Sephadex LH-20等)从微籽龙胆中抗氧化活性最好的正丁醇部位分离得到8个黄酮苷类化合物.通过核磁共振技术和文献数据对比,将其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6-O-β-D-葡萄糖苷(1),牡荆苷(2),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3),异牡荆素(4),葛根素(5),hypolaetin-8-O-β-D-glucoside(6),荭草素(7)和异荭草素(8),化合物1和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此外,测试了微籽龙胆各萃取部位和上述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黄酮苷类化合物6和7表现出显著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化合物7的活性与阳性对照相当,其IC50值为(9.74±0.05)μg/mL.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3种不同脱蛋白方法对虎斑乌贼肌肉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对经过热水浸提的虎斑乌贼肌肉多糖进行脱蛋白,同时对脱蛋白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结果】3种不同脱蛋白方法得到的多糖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当多糖浓度为5 mg/mL时,Sevag法、三氯乙酸法和等电点法得到的脱蛋白多糖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87.05%、42.35%和38.54%,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1.96mg/mL、11.81mg/mL和9.84mg/mL;对羟基自由基(·OH)清除率分别为93.67%、70.80%和68.75%,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67mg/mL、1.37mg/mL和2.72mg/mL;对超氧阴离子(O-2)清除率分别为72.33%、62.42%和53.33%,相应的IC50值分别为0.15mg/mL、1.56mg/mL和3.81mg/mL。多糖还原力大小分别为0.183,0.160和0.144。【结论】3种脱蛋白方法所得虎斑乌贼肌肉多糖抗氧化活性大小依次为Sevag法三氯乙酸法等电点法。  相似文献   

12.
以沙棘果为原料,乙醇溶液为主要溶剂,沙棘果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结合响应面分析法,综合考察了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4因素对沙棘果总黄酮的提取量影响.结果表明,沙棘果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34 min、提取温度77℃、提取液(乙醇)体积分数60%、料液比22.8∶1.在此工艺条件下沙棘果总黄酮得率为5.694 mg/g,与理论预测值5.770 mg/g的RSD值为1.33%,小于5%,模型拟合性良好.对制得的沙棘果总黄酮提取物粗品,采用清除DPPH自由基法与羟自由基法,以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作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按清除DPPH自由基法得到的维生素C、沙棘果提取物的IC50值分别为0.13、2.32 mg/mL,按羟自由基法得到的IC50值分别为0.11、0.45 mg/mL,说明沙棘果总黄酮具有较好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3.
银杏果壳粉经石油醚脱脂后,用蒸馏水提取,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银杏果壳多糖提取最佳工艺;同时研究银杏果壳多糖和多酚的体外清除自由基活性。结果表明,银杏果壳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g:m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h,提取率89.74%;多糖对DPP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强;多酚对超氧阴离子自由基、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非常强,其IC50值分别为0.35、0.10和0.78g/L,表明银杏果壳多酚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抗氧化剂。  相似文献   

14.
以黄姜为原料,提取其中色素成分,以2,6-二叔丁基对苯酚(BHT)为对照,考察了黄姜色素成分对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_2·~-)、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抗脂质过氧化能力及还原能力。结果显示,黄姜色素对超氧物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活性略低于BHT(IC50值为0.392mg/m L);对DPPH的清除活性(IC50值为0.334mg/m L)和对ABTS的清除活性(IC50值为0.123mg/m L)均高于BHT;在实验浓度内,黄姜色素表现出了较好的抑制脂质过氧化能力(IC50值为0.258mg/m L);此外,通过普鲁士蓝法测得色素的还原能力与BHT相当。由此可知,黄姜色素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可望被发展成为一种功能性食品添加剂及生物药品基料。  相似文献   

15.
以广东肇庆木棉花为原料,经过超声辅助醇提后,筛选最适大孔树脂类型并确定木棉花黄酮粗提物的纯化工艺,采用体外抑菌圈实验方法测定纯化精制的木棉花黄酮对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抑制效果;采用体外美白活性方法测定木棉花黄酮对酪氨酸酶的抑制率,并通过斑马鱼胚胎黑色素抑制测试法对木棉花黄酮的美白活性进行进一步验证;最后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方法考察木棉花黄酮对ABTS·+和DPPH等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通过对比8种大孔树脂对木棉花黄酮的吸附率和解析率,筛选出D101为最佳树脂类型,同时考察得出其解析液最佳的乙醇体积分数为60%;其最佳的动态吸附-解析条件为:上样体积2 BV,解析液洗脱体积0.625 BV。纯化后木棉花黄酮的纯度由32.5%提高至98.2%。精制的木棉花黄酮对ABTS·+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半抑制浓度)值分别为(616.90±11.15) mg/L和(11.80±0.62) mg/L。木棉花黄酮对酪氨酸酶抑制率的IC50值为(1.69±0.01) g/L。木棉花黄酮质量浓度在1....  相似文献   

16.
以恩施市野生刺梨籽为原料,借助超声波为辅助的提取方法,对野生刺梨的刺梨籽黄酮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索刺梨籽黄酮的抗氧化活性.提取工艺响应面优化结果为:提取剂乙醇体积分数(v/v)81. 36%,超声功率403.54 W,超声时间55.76 min,液料比21.94∶1,响应面模型预测刺梨籽黄酮提取最大得率为82. 27 mg/g.以优化后的提取条件进行黄酮提取验证,其得率为80.16 mg/g,与模型预测值的误差为2.56%.通过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刺梨籽黄酮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该试验结果为刺梨籽黄酮的提取以及黄酮的性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7.
黄山野菊花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Na NO2的清除作用为指标,评价黄山野菊花挥发油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有清除作用的IC50值分别为74.75,97.44,45.60μL。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对ABTS自由基、DPPH自由基和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均高于0.1 g/L Vc。黄山野菊花挥发油具有较好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提取扁桃斑鸠菊(Vernonia amygdalina Del)叶中抗氧化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并筛选活性最强的部位.方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响应值,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条件;用不同极性有机溶剂对扁桃斑鸠菊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分离,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为指标,筛选抗氧化活性最强部位.结果响应面法优化的最优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58.5℃、乙醇体积分数62%和料液比1∶24,在此条件下,获得的提取物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理论预测值IC_(50)为70.04μg/m L,实际值IC_(50)为(69.20±0.61)μg/m L,说明建立的模型可较好地描述该实验中因素与指标的关系;各萃取部位的抗氧化能力大小依次为:正丁醇部位氯仿部位石油醚部位水相部位,其中正丁醇部位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IC50为18.78μg/m L,与乙醇提取物比较提高了2.68倍.结论扁桃斑鸠菊体积分数为62%乙醇提取物的正丁醇萃取部位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19.
用乙醇回流提取法获得毛柄短肠蕨(Allantodia dilatata)的提取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显示提取物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为16.88%;采用DPPH法和ABTS法对提取物进行抗氧化活性测定,2种方法测得其抗氧化活性的IC_(50)值分别为28.0μg/mL和30.0μg/mL,结果表明提取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实验测得提取物在体外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IC_(50)值为(40.8±5.4)μg/mL,表明毛柄短肠蕨具有良好的降糖活性.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猕猴桃籽粕多酚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分析不同提取溶剂、溶剂浓度、浸提时间、温度及料液比对猕猴桃籽粕多酚提取率的影响,得到了猕猴桃籽粕多酚提取的最适工艺条件为:丙酮浓度(60%)、提取温度35℃、浸提时间(80 min)、料液比(w/v)为1∶12,在此条件下猕猴桃籽粕多酚的得率为3.81%;体外实验结果表明,猕猴桃籽粕多酚对两种活性氧自由基(OH·和O-2·)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且效果优于人工合成抗氧化剂BHT。因此,猕猴桃籽粕可以作为一种天然植物多酚的来源,实现猕猴桃籽的高值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