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一种可生物降解的柠檬酸基聚酯(PEGCA),采用转矩流变仪将不同反应程度的PEGCA与聚乳酸(PLA)共混,制备出一种可完全生物降解的柠檬酸基聚酯/聚乳酸共混物,考察了共混物的拉伸、冲击和弯曲性能,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形貌.结果表明:PEGCA对PLA的增韧效果明显,使得共混物的断裂伸长率可达316%,冲击强度提高了近7倍;在不同的应变速率下,PEGCA/PLA共混物的力学性能不同,增大应变速率,将使共混物的拉伸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降低;不同反应程度的PEGCA在PLA基体中的分散性不同,低反应程度的PEGCA的分散性较差,其共混物在较高变形速率下表现出更优异的韧性和延展性.  相似文献   

2.
聚乳酸(PLA)是一种来源于可再生资源的热塑性脂肪族聚酯,具有诸多优异的性能,如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及良好的机械性能,在生物医疗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PLA的高度疏水性不利于细胞在其表面的黏附,而且在体内降解的周期较长,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聚乳酸在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采用开环聚合(ROP)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相结合的方法合成了两亲性多臂星形聚合物CD-(PCL-b-PAA)21,并通过静电纺丝技术电纺CD-(PCL-b-PAA)21和PLA的混合溶液制备了系列复合纤维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接触角仪对膜的形貌和表面润湿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显示:电纺纤维表面光滑、无液滴或断裂等缺陷,这表明CD-(PCL-b-PAA)21同PLA基体间的相容性良好,且随着CD-(PCL-b-PAA)21含量的增加,纤维膜水的接触角逐渐减小,这意味着其表面的润湿性能逐渐提高,这为拓展PLA在生物领域中的应用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将聚乳酸(PLA)这种可以完全降解的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应用在环保塑料这个领域中,并克服其固有的脆性.选用具有良好的韧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低成本可再生的天然橡胶(NR)来对PLA进行改性.采用动态硫化熔融加工的方法制备不同NR质量分数(5%~15%)的NR-PLA复合材料.通过机械性能测试发现,加入10%NR后,断裂伸长率由7.3%(PLA)升高到41.1%,表明NR对PLA具有显著增韧的效果;并且通过SEM发现两者之间相容性较好.本研究对进一步更好地应用PLA具有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流变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了盐、碱、表面活性剂及实验温度对生物聚合物(黄胞胶)驱油体系流变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聚合物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石油磺酸盐)相互作用强烈,在流变性方面体现出良好的协同效应。这种协同效应对低界面张力-流度控制复合驱十分有利。对几类生物聚合物驱油体系,包括聚合物驱、碱-聚合物驱、碱-表面活性剂-聚合驱的不同配方的流变性考察结果表明,在常用的几种描述聚合物溶液流变性的模型中,幂律模型的相关性最  相似文献   

5.
聚乳酸(PLA)是最有前途的可生物降解聚合物之一。国家“禁塑令”的颁布,使得PLA产量和应用领域得到史无前例的扩大。丙交酯(LD)作为生物塑料PLA的关键中间体,其化学纯度、光学纯度和生产成本直接决定PLA的质量和经济价值。目前工业上常见的是两步法合成技术,预聚-解聚的方法可保证乳酸的转化率,但是难以避免LD外消旋化反应,选择性低,能源成本高。一步法作为一种替代策略,很好地克服了两步法合成LD的一些缺点。因此,文中重点介绍一步法合成LD,并对不同的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技术比较。  相似文献   

6.
聚乳酸(PLA)作为一种新型生物基绿色塑料,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为解决环境污染和石油依赖等问题提供有力的材料支撑。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针对当前聚乳酸产业化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性难题,开展了生物基聚乳酸绿色塑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的创新性研发及应用推广项目,从L-乳酸出发,突破了乳酸低聚、裂解、丙交酯精制和开环聚合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在世界上继美国Nature Works后第二个实现了PLA规模化生产和应用,加速推动了以聚乳酸为龙头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行业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关键技术研发与产业化项目的重要意义,已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针对聚乳酸产业化在我国的发展提出了许多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增塑剂是在聚氯乙烯(PVC)加工中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添加剂,以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为典型代表。但近年来很多研究表明其具有潜在的生理毒性,同时人们环保理念日益越强和全球范围内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使得环境友好型增塑剂开始得到人们更多地重视。本文研究了近年来各类环境友好型增塑剂的特点和在PVC中的应用进展,主要包括植物油基增塑剂、柠檬酸酯类增塑剂和聚酯类增塑剂等。  相似文献   

8.
《华东科技》2013,(6):69-69
月旭Xtimate SEC色谱柱是月旭材料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一款产品,填充的填料为高纯度、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硅胶微球。该填料采用独特的化学键合技术,其亲水性聚合物完全包覆在硅胶微球表面,使得水溶性聚合物、蛋白、生物酶、多肽等生物样品非特异性吸附大大降低,并且其填料键合亲水性二醇基基团确保了硅胶表面不与蛋白、生物酶、多肽等生物样品相互作用。该填料粒径目前有从1.8um以10um的各种规格,能够获得优异的体积排阻色谱性能。  相似文献   

9.
采用熔融共混法,以乙酰柠檬酸三正丁酯(ATBC)作为增塑剂,对聚乳酸(PLA)进行增塑改性,讨论了增塑剂用量对改性PLA结晶热性能及耐老化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增塑剂ATBC含量增加时,改性PLA中存在β晶型向α晶型的转变,增塑剂的加入可以使改性PLA的熔点(Tm)、玻璃化转变温度(Tg)降低,结晶度增加;起始热分解温度(Te)和最大热分解温度(Ti)增加,热稳定性变好;增塑剂ATBC的加入可以很好的改善PLA的柔韧性,且当ω(ATBC)为20份时,改性PLA的拉伸屈服强度、直角撕裂强度分别为30.16MPa和119.29kN/m,断裂伸长率增加至380.65%,增塑改性效果最好,即使是在自然条件下老化一年后,其综合力学性能仍可以满足一般产品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可生物分解的纳米复合材料是新一代材料,微米和纳米级纤维素纤丝具有环保性和潜在的低密度及高强度,可用来制造能生物分解的纳米复合材料.为了描述用一种新的机械方法从Lyocell纤维中分离出的纤丝的特性,以及探索这种纤丝能否增强生物分解的聚合物,笔者用偏振光显微镜(PL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研究了纤丝的几何特性,用宽角X光衍射法(WAXD)分析了其结晶度,纤维的纤丝化程度用水分保持值(WRV)进行了评价;纤丝增强的聚乳酸(PLA)纳米生物复合材料由模压法制备,用拉伸试验来检测其力学强度,采用SEM来观察其断面特性.结果表明:纤丝提高了PLA的弹性模量和拉伸强度,但纤丝和聚合物基质之间的结合强度很弱.  相似文献   

11.
咪唑基配位聚合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含咪唑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有其独特的光学、磁性、催化和生物活性,并具备配合物和复合高分子的特点,在应用新材料、分子识别和自组装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就咪唑基有机配体中连接咪唑的有机基团的差异,对含咪唑基配体的配位聚合物进行了分类研究。  相似文献   

12.
固态聚合物电解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中锂离子和增塑剂对其室温电导率的影响,发现加入增塑剂(PC+EC和PEG)可提高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的电导率。通过DSC方法测量结果分析了锂离子和增塑剂在固态聚合物电解质膜中的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13.
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混凝土开裂是混凝土破坏最普遍的形式,如不及时对裂缝修补,将造成混凝土由表及里的破坏,严重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采用性能优良的修补材料进行修补,对提高混凝土工程的安全性和延长其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甲基丙烯酸甲脂(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是由MMA和引发剂、增塑剂等合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它具有粘度小、凝固体强度高、与混凝土粘结牢固等性能。通过对MMA基混凝土修补材料的合成,详细探讨了引发剂和增塑剂对材料粘度以及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引发剂浓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材料的粘度变小,引发剂的适宜质量分数是0.6%~0.7%,增塑剂浓度的增加使粘度增大,修补材料的力学性能达到了修补混凝土的要求,变形性能良好,可以承受一定的荷载变形。  相似文献   

14.
我国建筑物的渗水、漏水现象十分普遍,而且相当严重。现较多采用的聚氨酯防水材料虽具优异的耐老化性、高弹性和良好粘性,但最大缺点是难以在潮湿基面或新浇混凝土而上施工。而另一类水性防水材料乳化沥青的优缺点正好与之相反。第三类我国生产的刚性防水材料虽可在潮湿基面上施工,但无弹性,不能承受建筑物的热胀冷缩及其它应力变化。丙烯酸酯类防水材料却具有以上三类建筑防水材料的优点而克服了其缺点。以丙烯酸乳液为基料,用成膜交联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活化剂及填料等,对其进行改性,研制出的性能优异的丙烯酸酯建筑防水材料…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增韧是高分子新材料研究与开发的重要手段。本文介绍了弹性体增韧聚合物和无机刚性粒子增韧聚合物的理论,以及这些理论对新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类使用生物医用材料的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3 500年古埃及人利用棉花纤维缝合伤口。生物医用材料的种类繁多,有色金属基材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选择。近些年来,有色金属基材料因其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和光热转换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在推进患者护理上表现出巨大的潜力。归纳了有色金属基材料在介入类耗材、癌症治疗、精确诊断及生物传感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钛、镁、钽、金、铋、铜、铂等一些元素及其合金的应用形式,总结了它们在临床实践中的特点与当前的研究重心。最后展望了有色金属材料在生物医学工程中未来发展的几个可能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王良成  常青 《甘肃科技》2004,20(3):92-93,78
本文以水为溶剂 ,在引发剂的作用下将含有羧酸基、酰胺基和膦酸基的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聚合成四元共聚物 .并系统地考察了其抑制碳酸钙、磷酸钙和硫酸钙垢的能力 ,同时检验了其缓蚀性能。结果表明该聚合物不仅具有优良的阻垢性能 ,而且对碳钢也有很好的缓蚀作用 ,是一种优异的低磷复合型水质稳定剂  相似文献   

18.
MXene是一类新型二维过渡金属碳化物和/或氮化物纳米材料,具有超高的比表面积、电导率、载流子迁移率与优异的力学性能.此外,由于其表面有羟基或末端氧,这种活动表面使其易被组装形成多种结构的材料.其中,膜材料易于制备、电导率高、质轻,使其在电磁屏蔽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MXene纳米片与MXene基薄膜的制备方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次,介绍了MXene在电磁干扰屏蔽膜中的应用,分析了当前的发展趋势,归纳了MXene基复合薄膜的特点;最后,提出了目前MXene基复合薄膜的发展所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是一种对环境不友好且具有生殖毒性的增塑剂。为了获得一种新型的生物基增塑剂,利用异丙醇胺和多聚甲醛通过Mannich反应得到腰果酚Mannich碱(MC),将MC与巴豆酸酐进行酯化反应合成腰果酚Mannich巴豆酸酯(MCC)增塑剂。采用FT-IR、1H NMR及13C NMR对增塑剂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证明成功合成了MCC。进一步将MCC与聚氯乙烯(PVC)共混制得MCC/PVC复合膜,并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MCC/PVC复合膜与DOP/PVC复合膜相比,拉伸强度提高,当MCC含量为30 phr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12.9 MPa),比DOP/PVC复合膜提高46.6%,断裂伸长率降低;当MCC含量为20 phr时,断裂伸长率达到最大值(490.9%),比DOP/PVC复合膜提高2.3%,拉伸强度提高35.23%,其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极性基团(羟基、氨基、酯基)的引入与腰果酚上的刚性基团(苯环)的协同作用提高了MCC/PVC复合膜的力学性能,所合成的MCC增塑剂有潜力作为DOP的生物基辅助增塑剂。  相似文献   

20.
通过缩聚反应制备聚乙二醇-柠檬酸共聚物(PEGCA),通过密炼制备了PEGCA与聚乳酸(PLA)的共混物,研究了PEGCA对共混物的形貌结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EGCA与PLA部分相容,PEGCA呈球状颗粒分散在PLA基体中。PEGCA对PLA有良好的增韧效果,当PEGCA质量分数为15%时,材料的断裂伸长率提高到327.9%,冲击强度提高到63.0J/m。同时利用空穴化理论解释PEGCA增韧PLA的机理,用临界韧带厚度理论和J积分定量描述增韧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