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黔东南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与世界遗产价值
引用本文:李晓娜,熊康宁,陈浒,容丽,向刚,郭治友,周江.黔东南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生物多样性与世界遗产价值[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8(3):13-18.
作者姓名:李晓娜  熊康宁  陈浒  容丽  向刚  郭治友  周江
作者单位:1. 贵州师范大学,中国南方喀斯特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1
2.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贵州,都匀,558000
基金项目: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项目,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世界自然遗产申报科技支撑项目(贵州省世界遗产申报管理办公室委托)联合资助 
摘    要:通过对中国南方喀斯特第二批提名预选地贵州施秉白云岩喀斯特地区28 295 ha范围内的生物物种进行初步调查,发现该地区物种资源丰富,共有高等植物1 352种。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高等植物有70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16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26种。共有脊椎动物298种,还有丰富的昆虫和洞穴动物。其中,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脊椎动物有243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有21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有41种。该研究区的区系具有古老残遗的特性,植物区系是温带与热带亚热带区系并重,而陆生脊椎动物的区系则表现了亚热带特点。据初步统计,研究区的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等8个森林植被型组、61个群系;根据动物适应白云岩喀斯特环境的特点,大致将研究区内的动物群落划分为溪河动物群、河谷芦竹与河滩灌丛动物群、森林动物群、竹林动物群、岩岸动物群、灌丛灌草丛动物群、农田村寨动物群和洞穴动物群等群落类型。施秉喀斯特提名预选地初步反映了陆地白云岩喀斯特生态系统和动植物群落正在进行的重要的生态和生物演化过程,包含了就地保护生物多样性最重要和显著的自然栖息地,包括从科学和保护的角度看具突出普遍价值的濒危物种的栖息地,基本满足世界自然遗产(ix)和(x)条评价标准。

关 键 词:白云岩喀斯特  生物多样性  生态过程  世界遗产价值  黔东南

Biodiversity and world heritage values of Shibing dolomite karst area in Qiandongnan
LI Xiao-na,XIONG Kang-ning,CHEN Hu,RONG Li,XIANG Gang,GUO Zhi-you,ZHOU Jiang.Biodiversity and world heritage values of Shibing dolomite karst area in Qiandongnan[J].Journal of 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s),2010,28(3):13-18.
Authors:LI Xiao-na  XIONG Kang-ning  CHEN Hu  RONG Li  XIANG Gang  GUO Zhi-you  ZHOU Jia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