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番鸭肠胚胎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
引用本文:王政富,陈芳,卢玉葵,麦就和,刘为民,赵海全.番鸭肠胚胎期发育的组织学观察[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2(4):66-69.
作者姓名:王政富  陈芳  卢玉葵  麦就和  刘为民  赵海全
作者单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医学系,广东,佛山,528231
摘    要:应用组织学技术,对11~34d胚胎时期番鸭各段肠的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于11d肠各段分化呈黏膜、肌层和浆膜3层,未见黏膜肌;(2)黏膜上皮于胚胎早期由单层柱状细胞构成,至17d出现杯状细胞,且随日龄增加而逐渐增多;(3)绒毛于11d即形成,从前向后逐渐变粗变短,十二指肠段的绒毛呈细高弯曲状,在小肠段有绒毛的分支和融合现象;(4)肠腺于23d开始出现,由黏膜上皮下陷形成,多为单管状腺,在相邻绒毛的基部有一至多个肠腺的开口;(5)从小肠到大肠黏膜上皮中的杯状细胞逐渐增多,而在肠腺中的杯状细胞数量较少,且各段无明显的数量变化;(6)30d以前,固有层主要由胚性结缔组织构成,而后分化出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绒毛内未见中央乳靡管;(7)肠各段结构内淋巴组织较少,在31d仅在绒毛固有层的结缔组织内出现弥散淋巴组织,与其相邻的黏膜上皮部分脱落,未见淋巴小结;(8)20d在回肠和盲肠段出现黏膜皱襞;(9)肌层分内环外纵两层平滑肌,内环肌的厚度约是外纵肌的3~4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内纵肌层,有呈“竹节”状分布的结缔组织间隔带;(10)在胚胎早期可见浆膜下有神经丛,于31d在肌层间和外纵肌内均有神经丛出现。

关 键 词:  组织结构  番鸭胚
文章编号:1008-0171(2004)04-0066-04
修稿时间:2004年6月30日

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intestine in the embryonal development of muscovy duck
WANG Zheng-fu,CHEN Fang,LU Yu-kui,MAI Jiu-he,LIU Wei-min,ZHAO Hai-quan.Histological observation of intestine in the embryonal development of muscovy duck[J].Journal of Foshan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4,22(4):66-69.
Authors:WANG Zheng-fu  CHEN Fang  LU Yu-kui  MAI Jiu-he  LIU Wei-min  ZHAO Hai-quan
Abstract:
Keywords:intestine  histological structure  muscovy duck's embryone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