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南海北部陆坡NH-1孔沉积物中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
引用本文:蒲晓强,钟少军,李艳,于雯泉,刘刚,姜在兴. 南海北部陆坡NH-1孔沉积物中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地球化学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2)
作者姓名:蒲晓强  钟少军  李艳  于雯泉  刘刚  姜在兴
作者单位:1. 广东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广东,湛江,524088;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
2.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3. 中国科学院 海洋研究所,山东,青岛,266071
4.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山东,东营,257061
5.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海洋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基金 
摘    要:源于深部天然气藏渗漏或天然气水合物分解释放的甲烷,可导致海洋沉积物中生成δ13C明显负偏的碳酸盐矿物.对NH-1孔沉积物样品的碳酸盐含量、全岩碳酸盐及生物碳酸盐δ13C、有机碳含量等参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碳酸盐含量较高(平均6.90%);全岩碳酸盐δ13C(-6.09‰~-0.48‰)与正常海相碳酸盐相比明显负偏;浮游有孔虫(G.rube)壳体碳酸盐δ13C(-0.834‰~0.004‰)明显低于正常值.结合海域的地质特点,认为这很可能是沉积物中较高甲烷通量背景条件下自生碳酸盐的形成所导致的.有机碳、氮数据与全岩碳酸盐δ13C的相关性分析指示了有机质也可能是全岩碳酸盐δ13C偏低的根源之一.因此,NH-1孔碳酸盐碳同位素特征是较高甲烷通量背景下甲烷缺氧氧化-硫酸盐还原及有机质缺氧氧化-硫酸盐还原等地球化学过程的综合反映.全岩碳酸盐δ13C含量可用于指示沉积物中自生碳酸盐矿物及较高甲烷通量的存在.

关 键 词:碳同位素  碳酸盐  浮游有孔虫  甲烷  天然气水合物  南海

Carb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minerals in sediments of Core NH-1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geochemical implications
PU Xiao-qiang,ZHONG Shao-jun,LI Yan,YU Wen-quan,LIU Gang,JIANG Zai-xing. Carbon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ate minerals in sediments of Core NH-1 on the northern continental slope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nd their geochemical implications[J].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dition of Natural Sciences), 2009, 33(2)
Authors:PU Xiao-qiang  ZHONG Shao-jun  LI Yan  YU Wen-quan  LIU Gang  JIANG Zai-xing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