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火山口堆积及其相模式:以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为例
引用本文:沈艳杰,程日辉,王腾飞,于振锋.火山口堆积及其相模式:以松辽盆地白垩系营城组为例[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6).
作者姓名:沈艳杰  程日辉  王腾飞  于振锋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972074,41202085)
摘    要:松辽盆地东南缘露头区出露白垩系营城组火山口堆积,火山碎屑堆积特征显示,营城组时期火山活动具有阶段性,营1段时期为酸性岩浆活动期,营2段时期为火山活动间歇期,营3段时期先后有中基性岩浆和酸性岩浆活动发生。恢复火山口堆积岩性的时间先后和空间位置关系,建立火山口堆积相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营一段时期火山活动以岩浆含气量大的喷发为特征,喷发分4个阶段,即蒸汽喷发—蒸汽岩浆喷发—岩浆喷发—火山活动期后的岩浆侵出/侵入活动。营3段火山活动分为早-中期的中基性岩浆喷发和晚期的酸性岩浆的侵入/侵出:那中基性岩浆喷发活动包括产生火山弹的"爆炸"式岩浆喷发—"爆炸"式向"喷溢/溢流"式岩浆喷发的过渡—"喷溢/溢流"式岩浆喷发—"爆炸"式岩浆喷发4种形式;酸性岩浆的侵入/侵出活动包括岩浆侵入围岩引起隐爆—岩浆侵出导致形成柱状节理岩穹2个阶段。

关 键 词:火山口  火山碎屑岩  相模式  营城组  松辽盆地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