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及分区管控
摘    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全球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行动方案.通过构建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测算了"一带一路"沿线65个国家的环境足迹,并与基于行星边界分配的承载端相结合,评估了各国在水资源利用、土地利用、碳排放、氮排放和磷排放方面的环境可持续性.进一步测度了各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实现进程,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揭示了环境可持续性与社会经济SDGs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在此基础上对"一带一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分区管控策略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多数国家的土地、碳、氮、磷足迹均已超过其对应环境边界,"一带一路"地区的环境可持续性呈现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减贫、健康等涉及人类基本生存问题的SDGs实现程度较高,而经济增长、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等SDGs则亟待突破;与环境可持续性呈现协同关系的SDGs应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而呈权衡关系的SDGs则要防范其实现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生态环境风险;根据各国的环境可持续性和SDGs实现情况,识别了绿色先行、重点开发、绿色转型和风险防控四类可持续发展分区类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