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之渴望与"无"的审美意象--《抒情歌》、《雪国》等"空无美"的佛教思想
引用本文:戴晓威."生"之渴望与"无"的审美意象--《抒情歌》、《雪国》等"空无美"的佛教思想[J].枣庄师专学报,2008,25(4):35-37.
作者姓名:戴晓威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沈阳110016
摘    要:生与死是人生的一对矛盾。生的境遇,可以通过各种象征符号直接地表现。死则不然,死对生存的意义,往往要通过各种象征符号的“中介结构——生的无意义结构”,表现出来。川端文学对“生”之渴望的“无意义”描写,一方面反映作家的形象思维深受佛教思想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作家对人生“终极关怀”的“虚无主义”依恋。

关 键 词:川端文学  生与无  佛教思想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