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的初步研究
引用本文:刘允芬,宋霞,刘琪璟,陈永瑞,沈艳.亚热带红壤丘陵区非均匀地表能量通量的初步研究[J].江西科学,2003,21(3):183-188.
作者姓名:刘允芬  宋霞  刘琪璟  陈永瑞  沈艳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2. 南京气象学院,江苏,南京,21004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SW-01-01A2),中国科学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主干科学计划(CX10G-E01-03-05),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kzcx2-407)资助
摘    要:在千烟洲站亚热带红壤丘陵区人工林生态系统,利用涡度相关技术研究了非均匀下垫面能量通量各个组成部分的日变化进程。本站能量平衡在冬季以感热通量为主,从春季开始树木进入生长季,以潜热通量为主。测站净辐射最高值冬季可达474.8W·m-2,春季达723.1W·m-2。感热通量在冬季最大值达278.68W·m-2,春季达305.02W·m-2。潜热通量在冬季最大值123.84W·m-2,春季最高达402.04W·m-2。土壤热通量一般最高值出现在午后15∶30,最低值则出现在清晨7∶00~8∶00。本站的能量平衡率一般在60%~98%。能量不闭合的原因初步认为有两个方面:①测定源的面积可能有误差;②忽略了水平对流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了今后的研究重点。

关 键 词:亚热带  红壤丘陵区  非均匀地表  能量通量  涡度相关技术  能量平衡  感热通量  潜热通量
文章编号:1001-3679(2003)03-0183-06
修稿时间:2003年6月25日

Preliminary Study on Surface Energy Flux over Heterogeneous Land Surface in Subtropics Red Earth Hilly Region
Abstract:
Keywords:Eddy-covariance technique  Eenergy balance  Net radiation  Sensible heat flux  Latent heat flux  Soil heat flux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