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基于PM模型的广西南宁尾巨桉中龄林蒸散特征
引用本文:任世奇,朱原立,梁燕芳,陈健波,卢翠香,伍琪,韦振道.基于PM模型的广西南宁尾巨桉中龄林蒸散特征[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5(2):127-134.
作者姓名:任世奇  朱原立  梁燕芳  陈健波  卢翠香  伍琪  韦振道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南宁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南宁桉树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广西 南宁 53000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七坡林场,广西 南宁 530225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重大专项(AA17204087-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600504);广西林业科技项目(桂林科字[2016]第35号)。
摘    要:【目的】了解PM模型模拟桉树林蒸散的适用性,掌握南宁低山丘陵区的尾巨桉林蒸散特征,为编制桉树人工林生产经营方案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3年8月—2016年7月连续观测南宁桉树生态站尾巨桉林的小气候和水文数据,应用PM模型模拟尾巨桉林的蒸散量,并与水量平衡方程计算的蒸散量进行比较。【结果】月和年时间尺度的干旱指数均表明南宁低山丘陵区的尾巨桉林处于湿润或半湿润水分条件;PM模型模拟的日均蒸散量为3.5 mm/d,其中最高为9.8 mm/d;月均蒸散量为96 mm,季节间蒸散量大小顺序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均蒸散量1 156 mm,占同期降水量的82%;基于水量平衡方程的蒸散量与PM模型的蒸散量差异不显著。【结论】水量平衡方程与PM模型的月蒸散量变化相似度较高,两种方法估算的尾巨桉林蒸散量差异不显著,PM模型可粗略估算尾巨桉林的蒸散量。通过提高尾巨桉林的PM模型模拟参数精度,尤其是尾巨桉林的空气动力学阻力精度,以及提高水量平衡各分量的实测精度,可进一步降低南宁低山丘陵区尾巨桉林蒸散量估算偏差,此外,研究期间的土壤含水量基本处于偏湿状态,土壤水分不成为南宁低山丘陵区尾巨桉林蒸散的限制因子。

关 键 词:PM模型  水量平衡方程  蒸散  土壤水分  尾巨桉
收稿时间:2019-11-0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