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寿县八公山刘老碑组弯曲大型疑源类化石及其数学模拟
引用本文:符俊辉.安徽寿县八公山刘老碑组弯曲大型疑源类化石及其数学模拟[J].西北大学学报,1986(1).
作者姓名:符俊辉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地质系
摘    要:本文描述了来自安徽寿县八公山刘老碑组的弯曲大型疑源类(Cyphomegacritar-chs)化石,共两个属,三个种。它们是:Stenocyphus subtilis gen.et sp.nov.,Eurycyphus Jycotropus gen.et sp.nov.,E.altilis gen.et sp.nov.。弯曲大型疑源类一词由笔者首次提出,产于晚前寒武纪地层而为分类位置未定的宏观化石。首先明确这类化石的形态术语,并对这三个新种用数学模拟方法给予定量描述。从而说明弯曲大型疑源类(除去个别的和后期变形的标本以外)都具有抛物线形态,符合抛物线标准方程y~2=2px。其次给出S.subtilis gen.et sp.nov.,E.lycotropus gen.etsp.nov.,E.altilis gen.et sp.nov.三个新种典型抛物线标准方程。它们分别是:y~2=0.25x,y~2=1.50x,y~2=5,80x。同时,可以看出化石的弯曲程度与p值的变化成反比。p值愈大,臂端间距愈大,化石的弯曲度愈小;p值愈小,臂端间距愈小,化石的弯曲度愈大。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