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巴塘社会群体构成及演变消长的认识
引用本文:秦和平.20世纪三四十年代巴塘社会群体构成及演变消长的认识[J].南昌高专学报,2013(4).
作者姓名:秦和平
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
基金项目:西南民族大学民族学科建设资金的资助
摘    要:本文依据大量的史料,对民国四川巴塘城乡部分群体的滋生、发展演变及械斗等加以认识,藉此认识当地的社会生态,反映地方的特色文化。通过梳理清代巴塘历史,笔者认为改土归流、村民自治及创办新型的教育、受教育者增多等,改变了旧的社会生态。1911年后,政局不稳,基层社会失控,部分人抱团取暖,结成群体,自我保护,致使部分群体产生或发展。在分类群体、概括其产生或发展后,文章认为巴塘城内的主要群体或因行会演变而来,或袍哥传入并分蘖,或源于自卫组织,或由个别人创办等,不一而足。接着,文章以东南区及北区为重点,分析乡村各群体的产生、分化及争斗,揭示两地群体的不同处,认为"帕错"妨碍北区群体的趣向及实力。当巴塘获得解放,这些旧的群体及成员的去向如何?文章对此明白交代,披露了新社会旧有各群体的归宿所在。最后,依据民国川西地区的局势及巴塘的情况,分析了各旧群体产生及发展的缘由,解释在特殊的地方文化中产生出特殊的社会群体,表现了具有特色的行动。

关 键 词:巴塘  城乡群体  争斗演变  地方社会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