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演化阶段大质量恒星形成区的CO观测 |
| |
作者姓名: | 陈曦 徐烨 沈志强 李晶晶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34 2.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上海,200030;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与中国科技大学星系和宇宙学联合实验室,上海,200030 |
| |
摘 要: | 利用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站的13.7 m毫米波望远镜, 对处在不同环境下的9个大质量恒星形成区进行了12CO(J=1-0), 13CO(J=1-0) 和C18O(J= 1-0)的成图观测. 样本中7个源探测到了13CO云核, 5个源探测到了C18O云核. 只探测到2个源有明显的外流结构, 且伴有C18O云核及水脉泽. 首次在HII区S152/S153内探测到可能与红外源IRAS22566+5828成协的12CO分子外流. 并采用典型的LTE方法给出了这些云核与外流的物理参量. 观测结果表明只有恒星形成演化到一定的阶段, 使得气体密度足够高时, 才会形成C18O云核, 而同时出现C18O云核和水脉泽时形成外流的可能性极高.
|
关 键 词: | 云核 外流 水脉泽 恒星形成 |
收稿时间: | 2005-10-22 |
修稿时间: | 2005-10-222006-02-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G辑)》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学(G辑)》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