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我对中国文化的新阐释--关于<中国诗性文化>的若干说明
引用本文:刘士林.我对中国文化的新阐释--关于<中国诗性文化>的若干说明[J].泰山学院学报,2003,25(1):23-29.
作者姓名:刘士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摘    要:古生物学研究揭示,物种的灭绝和变异,都根源于自然界固有食物链的突然中断,人类的起源亦如此。要而言之,一是第四纪冰川以及大洪水时代对原始食物资源的巨大破坏,正是在食物再分配过程中导致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分离;二是青铜时代原始公有制的瓦解以及轴心期私有制的成熟,它加剧了人类社会内部食物分配的激烈竞争,从而促发了人类个体精神生命的觉醒。中国文明正是在对食物匮乏与分配的持续应战中,创造出其以生命伦理学为本体内涵的中国诗性文化。从原始形态的角度,汉语中"诗"的本源即甲骨文中的"寺",这是中国文明最古老的食物分配制度,其本质特征可归结为非对象化与非主体化,所以它正是反对私有制进程的历史产物。当然,与现代文明中的反异化思潮根本不同,它是一种回归诗性智慧的精神奋斗。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文化的根本秘密正在于中国诗学之中。

关 键 词:中国  诗性文化  新阐释
文章编号:1672-2590(2003)01-0023-07
修稿时间:2002年12月10

My new explanation on chinese culture--Some harrations abont poetic culture in china
Abstract:
Keywords:china  poetic culture  new explanation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