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公孙尼子与战国诗乐理论
引用本文:刘毓庆,郭万金.公孙尼子与战国诗乐理论[J].晋中学院学报,2007,24(6):12-15,108.
作者姓名:刘毓庆  郭万金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2BZW025)(中国诗经学史》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乐记》是七十子后学公孙尼子关于《诗》乐的论著。公孙尼子几乎完全忽略了诗乐的娱悦人心的审美价值,而全副精神所关注的是诗乐的道德意义。故而提出了“音与政通”“乐以象德”的《诗》乐理论,以《雅》《颂》之创制,旨在节制人情,导引人心,使社会秩序化、道德化,并对《风》《雅》《颂》的音乐形象与道德内涵作了描述。反映了战国儒家学派中兴起的以道德教化拯救颓世的思想潮流。同时《乐记》也披露了关于《诗经》音乐形态的信息与不同于《毛诗》的《诗经》传本信息。

关 键 词:公孙尼子  乐记  诗乐理论
文章编号:1673-1808(2007)06-0012-04
收稿时间:2007-09-03
修稿时间:2007年9月3日

GONGSUN Ni- zi and the Theory of the Poem and Music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LIU Yu - qing GUO Wan - jin.GONGSUN Ni- zi and the Theory of the Poem and Music i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J].Journal of Jinzhong University,2007,24(6):12-15,108.
Authors:LIU Yu - qing GUO Wan - jin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