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古铜镜表面层内纯铜晶粒的形成机理
引用本文:王昌燧.古铜镜表面层内纯铜晶粒的形成机理[J].科学通报,1993,38(5):429-429.
作者姓名:王昌燧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 合肥230026(王昌燧,范崇政,王胜君),安徽机电学院 芜湖241000(吴佑实),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北京100010(华觉明)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结构分析开放实验室基金
摘    要:中国古代青铜器锈蚀层中经常有纯铜晶粒存存。一些学者认为古代铸造青铜器皿时,由于炉温不高,所添加的铜料未能完全熔化,致使残余纯铜晶粒存在;另一些学者认为纯铜晶粒来源于未被完全熔化的“垫片”;还有一些学者则认为青铜组织中的富锡相被氧和氢氧根侵蚀后,由于反合金作用,沉淀出了纯铜晶粒。尽管纯铜晶粒的形成机理至今尚无定论,然而由于这一问题与铸造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一直受到冶金史界的关注。我们研究古代铜镜的结构成分和铸造工艺数年,曾发现一些铜镜和其它青铜器皿一样,其

关 键 词:古代黑镜  纯铜晶粒  价电子结构分析
收稿时间:1992-05-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