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Ⅲ):防洪工程体系效果浅析
引用本文:孙昭华,李义天,刘云.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Ⅲ):防洪工程体系效果浅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7(23):6105-6109.
作者姓名:孙昭华  李义天  刘云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国家973项目(2003CB415200)资助
摘    要:长江中游荆江洞庭湖区的防洪工程体系包括三峡水库以及分散的多个分蓄洪区,它们在不同类型来流情况下可能显示出不同的运用特点和效果。以1%设计标准的洪水为讨论前提,采用洪水调度数学模型分析了各种来流情况下的工程效果。其结果显示:三峡水库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避免了荆江分蓄洪区的启用,将荆江段的超额洪量转移到水库进行调蓄;尽管不同类型洪水条件下各分蓄洪区运用情况不尽一致,但有、无三峡水库条件下,城陵矶附近总分洪量变化不大,分洪后的洪峰水位也变化不大。

关 键 词:防洪  三峡水库  分蓄洪区  长江中游
文章编号:1671-1819(2007)23-6105-05
修稿时间:2007-07-31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