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
引用本文:郦建锋,杨树华,谭志卫,罗艳,王孙高.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Z1).
作者姓名:郦建锋  杨树华  谭志卫  罗艳  王孙高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云南昆明 云南昆明
摘    要:利用1990和2006年的遥感影像数据,应用Arec View3.3和Fragstate3.3软件,根据斑块密度指数(PD)、聚集度指数(AI)、景观蔓延度指数(CONTAG)、平均景观类型分维(FRAC-MN)、Shannon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形状指数(LSI)等景观指数对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格局进行时空变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990~2006年间洱海流域土地利用整体空间格局变化不大,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却发生了较明显的变化.②流域景观基质都为林地.林地、耕地和草地面积占流域总面积80%以上,且均呈下降趋势,其中耕地面积减少了41.18 km2,林地面积减少了37.19 km2,草地面积减少了32.76 km2;景观指数变化表明他们的斑块破碎化程度增高,空间异质性增加,抗干扰能力下降,形状复杂化,连通性降低.③住宅用地面积增加最多,从52.80km2上升到151.25 km2,面积增加了2.9倍,并且其镶嵌分布于水田中间.

关 键 词:aster影像  土地利用格局  景观指数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