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西洋洋中脊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中甲烷羽状流的探测
引用本文:周怀阳,吴自军,彭晓彤,蒋磊,唐松,姚会强.大西洋洋中脊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中甲烷羽状流的探测[J].科学通报,2007,52(9):1058-1063.
作者姓名:周怀阳  吴自军  彭晓彤  蒋磊  唐松  姚会强
作者单位: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
2.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51064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极地环境研究室,合肥,23002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0473032)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40532011和40403004)资助.致谢 对“大洋一号”船环球科学考察航次(DY105-17)的首席科学家、船长及全体科考队员提供的无私帮助,以及美国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林间教授、北京大学朱健及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周蓓锋同学提供的浊度和温度数据,特此一并致谢.
摘    要:利用吹扫捕集法在“大洋一号”船上现场探测到Logatchev热液场水柱上方及附近存在明显的甲烷羽状流. 测定结果显示, 热液区海水甲烷背景含量为1.05~1.68 nmol/L, 明显高于大西洋深海平原正常海水甲烷背景值(0.4~0.5 nmol/L), 表明热液系统是海水溶解甲烷的重要来源之一; 在垂直剖面上, 甲烷含量最大异常值的变化范围为7.14~113.90 nmol/L, 其对应的水深为离海底180~500 m. 羽状流中甲烷浓度分布以及羽状流的结构特征可能受下方热液喷发供应、洋流混合和微生物氧化消耗等过程控制. 另外, MAR-CTD3站甲烷的分布规律明显不同于其他站位, 可能暗示周围存在新的热液喷口. 探测到甲烷羽状流之处同时还伴随温度和浊度的异常, 有力证明了甲烷羽状流的存在是找寻海底热液活动地点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关 键 词:Logatchev热液场  热液羽状流  甲烷异常  
收稿时间:2006-09-29
修稿时间:2006-09-292007-03-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