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微流体数字化的科学与技术问题(I):概念、方法和效果
引用本文:章维一,侯丽雅.微流体数字化的科学与技术问题(I):概念、方法和效果[J].科技导报(北京),2005,23(8):4-9.
作者姓名:章维一  侯丽雅
作者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微系统研究室 (章维一),南京理工大学微系统研究室(侯丽雅)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275079),国家“863”计划项目(2001AA423220)
摘    要:按重视的是外形尺寸还是内在微特性,把微系统分成微外形系统和微特性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后者的存在普遍性比前者广而且外形大小与内在微特性好坏无直接联系的结论。就微物质传输和微传热常见的细长流道低雷诺数内流条件,提出微流动、微结构、微综合等3方面的微特性。研究了微系统中和低速流动中合理流动形态的概念,提出了人为地产生和利用可预测可控制小幅脉冲流动序列是解决微流体流动不正常这一本质困难钥匙的思考。按所提出的3方面微特性对现有微流体影响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我们的微流体数字化(digitalizationofmicrofluids)与Kim的数字化微流路(digitalmicrofluidiccircuits)在各方面的不同。提出了基于脉冲惯性力的微流体脉冲影响方法及其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多方面微特性俱好,流动正常性好,分辨率达fL级,最低流量达3pL/min,流动阻力降低,扰动性好,能实现微流道中和微射流中数字化流动,能实现裸微结构的数字化器件,方法普适于普通液体和粉体的驱动、控制和扰动,对流体性质无特殊限制,工作可靠性、生产率、可自动化性均较高。

关 键 词:粘性流体力学  微流体数字化  微特性  低雷诺数内流  脉冲惯性力  普通液体  粉体
文章编号:1000-7857(2005)08-0004-06
收稿时间:2005-06-30
修稿时间:2005年6月30日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of Digitalization of Microfluids (PartI):Concepts, Methods and Results
Zhang WeiYi;Hou LiYa.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blems of Digitalization of Microfluids (PartI):Concepts, Methods and Results[J].Science & Technology Review,2005,23(8):4-9.
Authors:Zhang WeiYi;Hou LiYa
Abstract:
Keywords:viscous fluid mechanics  digitalization of microfluids  micro characteristics  inner flowing under low Reynolds numbers  pulseintertia forces  ordinary liquids  solid powders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