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牛Myostatin基因编辑研究
引用本文:李光鹏,白春玲,魏著英,苏广华,武云喜,韩立东,杨磊,刘雪霏,赵跃芳,宋恩亮,成海建,王洪,张立.黄牛Myostatin基因编辑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51(1):12-32.
作者姓名:李光鹏  白春玲  魏著英  苏广华  武云喜  韩立东  杨磊  刘雪霏  赵跃芳  宋恩亮  成海建  王洪  张立
作者单位: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010071;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济南250010;赤峰圣泉牧业有限公司,内蒙古赤峰024500
摘    要:黄牛是我国的特色资源,为经千年驯养选育的古老品种,蕴藏着极为丰富的优良遗传种质资源,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好、适应性强与肉质细嫩等优点。但由于长期役用为主,存在生长速度慢、后躯不发达、育肥增重速度慢、胴体产肉少等缺陷,达不到国际肉用牛的要求。本研究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影响肌肉发育的myostatin基因为靶标,选择不同位点进行定点敲除,经体细胞克隆技术培育基因编辑牛。共构建了4个编辑载体,得到25株阳性细胞系;将481枚基因编辑克隆胚胎分别移植入253头受体牛,生产基因编辑牛9头。利用编辑牛精液分别与鲁西牛、蒙古牛和西门塔尔牛配种,生产了221头F1代;观察并测量F1代生长发育指标,检测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对F1代的屠宰性状做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myostatin基因编辑牛的各项体尺指标普遍优于普通牛,后躯发育极显著提升,体型外貌呈典型肉牛特征。所选用的基因编辑位点不影响胎儿发育,出生体重正常,无明显难产现象。胴体肉产量显著提升,肉质品质不受影响。本研究证实,CRISPR/Cas9技术对myostatin基因进行编辑改造,可实现黄牛肉用性能提升,在黄牛品种改良与新品种培育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 键 词:肉牛  CRISPR/Cas  9  生长指标  屠宰性状  品种改良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