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树经营初期对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的影响 |
| |
作者姓名: | 罗艳 何朋俊 吕倩 范川 冯茂松 李贤伟 陈露蔓 |
| |
作者单位: | 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重庆潼南区林业局,重庆 潼南 402660;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四川 成都 61113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600302-05);德国政府贷款四川林业可持续经营项目(G1403083)。 |
| |
摘 要: | 【目的】大气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受到重视,保护现有人工林碳贮量以及开展科学的森林经营活动,已成为改善林分结构,增强陆地碳汇的重要措施。【方法】以川东华蓥33年马尾松人工林为对象,采用3种目标树密度(H1.100;H2.150;H3.200株/hm2)经营方式,研究目标树经营后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变化。 【结果】与对照林分相比较,目标树经营后乔木层(各器官)、林下层贮量变化差异显著(P<0.05),而不同处理间土壤层碳贮量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目标树经营后乔木层碳贮量生长量分别为15.65%、18.70%、16.59%,均高于HCK(对照林)的13.4%;目标树干、枝、叶、根和全株碳贮量生长量平均值较一般树高出66.04%、51.25%、52.09%、48.81%和38.67%,各器官碳贮量大小顺序为树干>根系>树枝>树叶;林下层碳贮量变化除草本层为H2>H3>H1>HCK,其余层次皆为H3>H2>H1>HCK;土壤层碳贮量为244.86 t/hm2,占林分总碳贮量76.44%,但土壤表层(0~5cm)碳贮量占土壤层(0~40 cm)的45.52%,并呈现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显著减少的趋势;马尾松林碳库空间分布为土壤层(0~40 cm)>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枯枝落叶层>粗木残体层。【结论】目标树经营可提高马尾松人工林碳贮量,且经营密度为150株/hm2的马尾松林碳贮量最高。
|
关 键 词: | 目标树经营 碳贮量 马尾松人工林 生态系统 乔木层 土壤层 林下层 |
收稿时间: | 2019-05-06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