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乌梁素海网围养殖鱼类的生态效应研究
引用本文:王俊,杨艳平,乌兰,李根林,赵云峰.乌梁素海网围养殖鱼类的生态效应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49(4).
作者姓名:王俊  杨艳平  乌兰  李根林  赵云峰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乌拉特前旗水产技术管理站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乌拉特前旗环境保护监测站 ,内蒙古乌拉特前旗014400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为探讨不投饵网围养殖鱼类对乌梁素海水生态的影响,于2016年4月-2018年10月对占水面积为55.33 km~2(8.3万亩)的乌梁素海网围养殖区的放养模式、养殖产量进行了调查分析;在网围养殖区设置了3个采样点研究放养鱼类对沉水植物(水草)过度生长的控制效果并对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研究表明:(1) 2016年-2018年,网围区共放养规格为0.75~1.25 kg/尾的2龄草鱼种75万尾,重量60万kg,放养密度108.4 kg/hm~2;放养规格为0.6~1 kg/尾的2龄鲢、鳙鱼种150万尾,重量96万kg,放养密度173.5 kg/hm~2;鲢、鳙放养比例为40∶60。放养平均规格为0.05 kg/尾的中科3号鲫鱼10万尾,重量5 000 kg;放养平均规格为0.5 kg/尾的黄河鲤1万尾,重量5 000 kg;放养平均规格为10 000只/kg的河蟹1.5亿只,重量1.5万kg,放养密度18072只/hm~2;(2) 2017年-2018年,共捕捞出水各种水生动物达266.5万kg;其中草鱼70万kg,占比26.3%;鲢、鳙140万kg,占比52.5%;鲤、鲫20万kg(含野生),占比7.5%;兰州鲇4万kg(野生),占比1.5%;河蟹22.5万kg,占比8.4%;秀丽白虾10万kg(野生)占比3.8%;综合鱼产量481.6 kg/hm~2;(3)网围养殖区外现存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6.8 kg/m~2,网围养殖区内沉水植物平均生物量仅有0.74 kg/m~2,放养鱼类有效的控制了水草生物量,大幅降低了围养区的沼泽化进程;(4)对2016年-2018年网围区水体溶解氧、氨氮、总氮、总磷、COD、BOD_5等水化学指标浓度进行了监测,网围区水体溶解氧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Ⅰ类水质,氨氮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Ⅱ类水质,总氮含量在夏、秋季达到了Ⅴ类水质,春季为劣Ⅴ类,总磷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Ⅲ类水质,BOD_5含量在各个时期均达到Ⅵ类水质,COD含量在各个时期均为劣Ⅴ类水质。说明乌梁素海通过网围生态养殖,湖区水质整体得到改善,但存在COD含量超标问题。

关 键 词:乌梁素海  网围养殖  生态效应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