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黄忠凯,张冬梅.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进展[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49(1):49-59.
作者姓名:黄忠凯  张冬梅
作者单位:1.同济大学 岩土及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092;2.同济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上海 20009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090082,41772295,51978517);上海市教委重大项目(2019-01-07-00-07-456 E00051);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项目(2016RA4059)
摘    要:为了促进国内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发展和应用,详细评述了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在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首先,介绍了地震易损性的定义,总结了破坏指标、地震动强度参数的选取以及不确定性的影响,归纳了常用的2种地下结构易损性曲线建立方法。依据不同来源的分析数据,介绍了5种国内外常用的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归纳了每种方法的适用性及优缺点。最后,分析了当前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存在的局限性,对地下结构地震易损性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 键 词:地下结构  地震易损性分析  破坏指标  地震动强度参数  分析方法
收稿时间:2020/7/23 0:00:00

Recent Advance in Seismic Fragility Research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
HUANG Zhongkai,ZHANG Dongmei.Recent Advance in Seismic Fragility Research of Underground Structures[J].Journal of Tongji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2021,49(1):49-59.
Authors:HUANG Zhongkai  ZHANG Dongmei
Abstract:
Keywords:underground structures  seismic fragility analysis  damage measure  intensity measure  analysis method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