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丙氨酸在紫外/氯工艺中生成挥发性DBPs的潜能
引用本文:周石庆,?覮,伍洋涛,卜令君,孙聚龙.丙氨酸在紫外/氯工艺中生成挥发性DBPs的潜能[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5(12):138-143.
作者姓名:周石庆  ?覮  伍洋涛  卜令君  孙聚龙
作者单位:(1. 湖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410082; 2. 湖南大学 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410082)
摘    要:采用紫外/氯(UV/chlorine)组合工艺对原水中代表性氨基酸-丙氨酸(Ala)进行处理,并对该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和卤乙腈)进行测定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投氯量、pH、紫外照射时间、溴离子和氨氮浓度对消毒副产物(DBPs)生成潜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氨酸经紫外/氯工艺处理后会产生三氯甲烷(TCM)和二氯乙腈(DCAN)两种消毒副产物,且TCM、DCAN的质量浓度在处理15 min时达到最高的20.37μg/L和34.17μg/L,在较低的Ala]/Cl2]、较长的紫外照射时间以及中性的pH条件下有利于减少TCM和DCAN的产生,本试验得出的最佳工况为Ala]/Cl2]=1∶2,紫外照射2 h,溶液pH=7.此外,水中存在的溴离子使得UV/chlorine消毒后产生了溴氯乙腈(BCAN),增加了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和毒性;而氨氮的存在则会减少相应的消毒副产物的产生.还对不同工艺进行了对比,单独紫外照射时没有产生消毒副产物,单独使用氯时TCM产率小于UV/chlorine的产率,但DCAN的产率大于UV/chlorine的产率.最后,提出了UV/chlorine处理丙氨酸生成消毒副产物的可能途径:先是进攻丙氨酸氮原子上的氢,接着是脱羧基和脱氨基作用,生成乙醛和乙腈,再经过一系列取代和水解反应生成二氯乙腈和三氯甲烷.以上试验结果可以为紫外/氯组合工艺的应用和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关 键 词:水处理  有机污染物  紫外/氯  丙氨酸  三卤甲烷  卤乙腈

Formation Potentials of Volatile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from Alanine during UV/Chlorine Process
Abstract:
Keyword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