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胶北栖霞地区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引用本文:周喜文,魏春景,耿元生,张立飞.胶北栖霞地区泥质高压麻粒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J].科学通报,2004,49(14):1424-1430.
作者姓名:周喜文  魏春景  耿元生  张立飞
作者单位:1.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长春,130061
2.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1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37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0372032)、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摘    要:在胶北栖霞地区基性高压麻粒岩分布区发现了具有石榴石+蓝晶石+正条纹长石+反条纹长石+白云母+金红石特征组合的泥质高压麻粒岩. 通过THERMOCALC程序定量计算泥质岩石的P-T视剖面图, 确定该高压麻粒岩变质峰期的温压条件为T = 800~840℃, P = 1.0~1.25 GPa, 峰期后先呈现近等温降压(ITD)变化, 后期呈现近等压冷却(IBC)变化, 构成典型顺时针样式的P-T演化轨迹, 反映陆壳先发生碰撞增厚, 后又快速折返到正常地壳深度的变质动力学过程.

关 键 词:泥质高压麻粒岩  THERMOCALC程序  顺时针P-T轨迹  陆-陆碰撞  胶北地区
收稿时间:2004-04-29
修稿时间:2004-06-14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