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小兴安岭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李继光,孙慧,唐政,李慧,李忠芳,胡宁,娄翼来.小兴安岭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碳空间分布特征[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19(23):323-327.
作者姓名:李继光  孙慧  唐政  李慧  李忠芳  胡宁  娄翼来
作者单位:北部湾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钦州535000;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钦州535000;贺州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贺州,542899;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郑州,45000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研启动基金;钦州市结构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项目;钦州市结构健康监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项目;教学改革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面上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根际微生态系统包括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微生物三大部分,它是联接大气、水体、土体、生物体碳流通的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揭示小叶章根际微生态系统碳的时空动态对于研究小叶章生态系统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碳素是生命有机体的关键组成成分,根际微生态系统是物质循环的核心区域。论述了根际微生态系统的概念和内涵及其中间环节,是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键部分。研究了国内外近年来根际微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SOC)空间分布特征。分别描述了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各类土壤的SOC含量。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的结果显示了较好的一致性;在整个生长季节内,根层根际土和根层根表土SOC含量最高,表层根际土和下层根际土SOC含量相对较高,表层非根际土和下层非根际土SOC含量最低;且保持稳定。并且描述了柱状实验和小室实验各类土壤的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含量。MBC的空间分布同样也包括为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垂直分布表现为MBC浓度的差异和微生物活性的差异,主要原因为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不同生长特性导致不同的根系沉积,进而引起的微生物活性差异;水平分布主要由土壤微生物自身水平移动或在其它介质作用下的水平迁移所导致MBC在水平方向上浓度差异。

关 键 词:小兴安岭  小叶章  根际微生态系统  土壤有机碳  空间分布特征
收稿时间:2018/12/10 0:00:00
修稿时间:2019/8/6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技术与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