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做好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
引用本文:江绍慧,安锡培,童克忠.兼收并蓄,取长补短,做好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J].中国科技术语,1990,0(2):28.
作者姓名:江绍慧  安锡培  童克忠
摘    要:遗传学在生命科学中占有中心位置,近年来遗传学的飞速发展揭示了生命活动的很多奥秘,扩大了人们对生命现象的认识,建立了许多分枝学科,出现了大量的术语,同时也带来某些术语的不统一。在这种形势下,中国遗传学会受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委托于一九八六年三月在京成立遗传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并召开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拟定了选词规范和审定条例,开始收集名词条目及国内外最新资料,重点参阅了台湾省国立中兴大学遗传学词汇编辑委员会李成章、张武男主持编写的“遗传学词汇”,提出了13000条目,作为初审的资料。一九八六年八月委员们进行了明确分工,对名词词条进行挑选。一九八六年十二月廿四——廿七日在广州召开了初审会,根据拟定的选词规范和审定条例分三组进行,即:普通遗传学名词;分子遗传学名词;数量、群体进化遗传学名词。逐条审定,选出基本名词3200条,作为遗传学名词草案,并印发到有关专家征求意见。根据收回的意见,八七年分别在京、沪召开部分专家和委员会议,完成第二稿。八七年二月,在上海,根据第二稿的条目与细胞学名词委员会,生比名词委员的成员讨论了有关名词的重复问题,又进行一次删改。一九八八年七月在北京召开第二次审定会,确定名词1550条,重点审定了容易混淆的名词并加简明注释。一九八八年四月在上海由审定委员会正副主任和各部分名词的主要负责人审查定稿、上报。一九八九年一月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复审后批准公布。遗传学名词的审定工作,历时三年,我们深刻的体会到名词审定工作是细致的工作,需要认真对待,我们全体人员在这三年中,经过多次讨论,逐条研究,反复推敲,有时甚至激烈争论,选定了1550条。例如tRNA将RNA遗传密码translate成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tRNA充当译员,由其反密码子识别密码子,由其副密码子识别氨基酸。这是一个很形象的翻译过程,所以translation应当定为翻译,而不应定为转译。因为转译可以理解为由A将甲种语言译为乙种语言,然后由B将乙种语言转译为丙种语言。遗传密码的翻译,并不属于这种情况。但nivk translation一词却不能定为缺口翻译。translation一词在物理学上定义为move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without rotation,所以将nick translation审定为缺口平移,在前信使RNA加工过程中,要把内含子剪去,同时把外显子连接成一体。把splicing审定为剪接,十分贴切;定为拼接就不对了,拼接只是把零散的片段拼成一体,没有剪去的意义。selfish DNA不应定为自私DNA。损人利已才叫自私,selfish RNA显然并不损人利已,只不过无所作为罢了,何况也不是完全无所作为。所以最后审定为自在DNA。台湾和大陆分割几十年,由于人为的因素在科技术语上造成交流障碍。我们发现在700多条遗传学名词中竟有1/3的术语不一致。台湾同行对有些术语的定名既科学又简明,例如把locus定为基因座就很好。locus本身意为场所,位置并无基因之意;但在遗传学上只限于表示基因的位置。我们有时把locus译为位点,有时译为座位和site一词经常混淆。台湾同行把它定为基因座,把问题解决得完美无缺。有些人把ribosome定为核蛋白体。但细胞内有很多种核蛋白体,容易混淆;而且ribosome意为核糖,所以也按台湾同仁的意见,审定为核糖体。台湾将reverse genetics译为逆遗传学,我们认为反求遗传学更能表达其原意,所以没有采纳他们的译名。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曾经和台湾香港等同仁交换过意见,他们均认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并期待着有机会广泛交流。遗传学名词的审定工作一直得到全国委员会的支持与关心,全国委员会办公室与学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家协同一致,同心同德,是遗传学名词审定工作得到顺利完成的关键。这次名词审定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一定成绩,完成了任务,但这仅仅是开始,由于初次工作,缺乏经验,也不免有不少缺点,这有待于今后继续努力,不断提高。


Talk about the Work of Examining and Unifying the Terms of Genetics
Jiang Shaohui,An Xipei,Tong Kezhong.Talk about the Work of Examining and Unifying the Terms of Genetics[J].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erms Journal,1990,0(2):28.
Authors:Jiang Shaohui  An Xipei  Tong Kezhong
Abstract:
Keywords: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科技术语》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