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时代·个性·作品——论茅盾的三部曲《蚀》
引用本文:马大康.时代·个性·作品——论茅盾的三部曲《蚀》[J].温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1).
作者姓名:马大康
摘    要:(一)就这般,他那狂风暴雨似的悲痛的急湍,用最悦耳的诗的音调和多采的语言来表现。雪莱《奥菲乌斯》奥菲乌斯是用诗的竖琴来倾诉自己的悲痛的。同样,当一个时代为愤怒和痛苦所抑迫的时候,它也就要借助震撼灵魂的巨响来宣泻自己郁积的情绪。可以这样说,二十年代末的“愤激”小说和革命文学的勃兴,正是那一特定时代的愤怒和痛苦的产物,是剧烈动荡的社会意识、社会情绪孕育而成的。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