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引用本文:宋国宝,李政海,鲍雅静,吕海燕,高吉喜,王海梅,许田,程岩.纵向岭谷区人口密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J].科学通报,2007,52(Z2):78-85.
作者姓名:宋国宝  李政海  鲍雅静  吕海燕  高吉喜  王海梅  许田  程岩
作者单位: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大连民族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资源与环境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内蒙古自治区气象台,内蒙古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生态环境学院 大连116600 北京师范大学资源学院,北京100875,大连116600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研究所北京100012,大连116600,北京100081,北京100012,呼和浩特010051,呼和浩特010021,呼和浩特01001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03CB415102)资助
摘    要:将GIS手段和统计方法相结合,选择地貌因子和气候因子,研究各类因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强度和函数形式,并通过人口分布影响因子法模拟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分布状况.研究结果表明:(1)各类自然地理要素对纵向岭谷区人口的空间格局均具有影响,但影响程度、影响形式存在差异.地貌因子和交通网密度对人口分布影响较为强烈,而温度和降水因子对研究区人口分布影响甚微;人口分布与海拔和交通网密度分别呈现负线性和正线性相关趋势,水网密度和坡度对人口分布分别表现为指数和对数的函数关系;(2)受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在纵向岭谷区的分布不均匀,具有整体零散,局部集中的特点,在纵向岭谷区中部形成人口高密度分布带,在东南部形成人口高密度片区;(3)西南纵向岭谷区的人口密度与土地利用的人为活动指数(HAI)具有很好的线性回归关系,人口密度可以反映人为活动对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4)人口密度提高导致植被指数NDVI降低.

关 键 词:人口密度  人为干扰  植被覆盖、自然地理因子  西南纵向岭谷区
修稿时间:2007年1月2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