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EDHF和缝隙连接:微循环重要调节因子
引用本文:叶新运.EDHF和缝隙连接:微循环重要调节因子[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与医学版),2009,30(1).
作者姓名:叶新运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医学院,江西南昌331100
摘    要:微循环中的小动脉控制着器官的血流量,同时也是循环中影响外周阻力的主要血管。然而,以前人们几乎都采用直径大于150微米的大血管来研究血管的功能,虽然小动脉也具有和这些传导血管相同的特性,但它们会随着血管管径的不同而显现出不同的特性并通过不同的途径引起血管的收缩或舒张。这在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中表现地尤其明显,对机械刺激(血流)和激动荆作出相应的反应,从内皮释放一些调节因子包括一氧化氮(NO)和内皮依赖性超极化因子(EDHF)。然而NO在较大的血管起主要作用,随着血管管径的减小EDHF的作用就越来越明显。EDHF的化学性质仍然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在不同的血管床中有不同的物质被充当为EDHF,例如:花生四稀酸代谢产物,K^+,过氧化氢,C型钠尿肽等。尽管提出的这些因子具有不均一性,自从血管平滑肌细胞的超极化被认为是从邻近的内皮细胞传导的单一电流引起后,说明有一种内皮因子确实存在于所有的血管中。发挥这些作用的细胞必需是电耦联并要通过由缝隙连接蛋白形成的细胞间通道-缝隙连接(Gap Junction)来实现这种作用。除外肌内皮连接,在内皮细胞间也存在相互连接的缝隙连接通道并形成一个功能整体,使微循环中的小动脉网络形成高效一致协调地细胞活动。

关 键 词:内皮依赖性舒张  超极化  缝隙连接  肌内皮连接  微循环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