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北扶余油层小层划分与对比
引用本文:刘磊,刘风卫,刘继文.松辽盆地南部红岗北扶余油层小层划分与对比[J].科技信息,2010(20):371-372.
作者姓名:刘磊  刘风卫  刘继文
作者单位:[1]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吉林油田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 [3]吉林油田公司扶余采油厂
摘    要:扶余油层为大安油田红岗北区主要产油区块,通过应用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和方法,结合地质地震资料以稳定的泥岩层做为对比标志,采用沉积旋回指导思想,将扶余油层分4个砂组和25个单砂层,基本建立了单层地质构架.在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时选用了自然电位、自然伽玛、声波时差、电阻率等有代表性的测井曲线.通过对地层岩性、电性、沉积微相、沉积旋回特征反复多次的对比研究,最终得出扶余油层的25个单砂层的具体地质信息,结果表明红岗北区扶余油层由西至东层厚逐渐变薄,岩性逐渐变细,单砂层层厚变化较大,扶余油层以粉、细砂岩为主,其它地层多为泥岩.结合各方面的资料经研究分析后得出Ⅰ砂组和Ⅱ砂组为扶余油层最有利的挖潜层位,其中F1b、F2a、F4a、F5b、F6a、F6b、F7a单层为油层中的有潜力单层,优势潜力区主要分布在H87-3、H73-2和D45-14-12并周围.

关 键 词:扶余油层  沉积旋回  小层对比与划分  地震曲线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