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赤方气”: 古代超新星的光环?
引用本文:赵复垣,蒋世仰.“赤方气”: 古代超新星的光环?[J].科学通报,2005,50(8):737-739.
作者姓名:赵复垣  蒋世仰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北京,100012
基金项目:本工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A0424304)资助项目.
摘    要:发现了三国时代魏国学者孟康为司马迁《史记》中关于景星的记叙所作的一则注解: “有赤方气与青方气相连, 赤方中有两黄星, 青方中一黄星”. 在后来唐代人所撰的《晋书》和《隋书》等史籍中,也发现了几乎相同的记载. 这种“赤方气”记载所描绘的天象, 与哈勃空间望远镜(HST)拍摄的带有光环结构的超新星1987A 的图像很相似. 考虑古代人虽然对一些天象的意义有错误的理解, 但是他们对所看到过天象的描述一般地是客观的, 他们不大可能凭空臆造出“赤方气”这种天象. 因此, 推测古代观察者很可能目睹过其遗迹中带有环结构的暴发时非常亮的超新星, 从而留下了“赤方气”的记载. 孟康可能是第一个提出“赤方气”说的学者, 而且他大约生活于公元180~250年, 出生时间很接近于公元185年. 考虑这两个条件, “赤方气”记载或许与暴发于公元185年的超新星(SN185)有关. 这一推测与部分 现代研究者测得的SN185可能的遗迹G315.4-2.3的距离参数相符合. 如果“赤方气”之说与超新星遗迹中光环结构的关系能够被进一步证实, 这一结果将再次表明, 在超新星暴发一段时间之后显示出环结构应是很普遍的现象. 这将是对现代恒星演化理论的一个重要检验.

关 键 词:天文学史  超新星  超新星遗迹  SN185
收稿时间:2004-10-27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