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受损伴流湍流氢气射流火焰的直接数值模拟
引用本文:王智化,樊建人,周俊虎,岑可法.受损伴流湍流氢气射流火焰的直接数值模拟[J].科学通报,2007,52(6):730-738.
作者姓名:王智化  樊建人  周俊虎  岑可法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热能工程研究所,杭州,310027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060391042)、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编号:2006CB200303)、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批准号:50525620)和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Z104314)资助项目
摘    要:采用直接数值模拟DNS的方法对受损伴流湍流氢气射流火焰进行了数值模拟, 采用16步的氢气燃烧详细化学反应机理, 冷的高速H2/N2燃料射流喷入热的低速伴随流, 伴随流由贫燃氢气预混火焰燃烧产生, 温度1045 K, 氧量较低. 化学反应源项由主程序在每一时间步长内动态调用CHEMKIN库函数获得. 计算采用消息传递MPI的并行计算方法, 采用12颗CPU在并行计算机上完成. 作为与实验对比的Faver平均结果由DNS瞬态结果做长时间的统计平均后获得. 火焰中涡结构的卷起以及发展过程均能很好地被捕捉, 可以观察到同旋向涡结构之间的相互吸引和反旋向涡结构之间的相互排斥过程, 伴随射流两侧涡结构彼此复杂的吸引、合并、挤压和撕裂过程, 湍流拟序结构由最初的轴对称模式开始向非对称模式演化. 流场中5.67 ms时刻瞬态的H, OH和H2O分布, 表征了燃料射流自点燃过程中的详细火焰结构. 计算中获取的火焰抬升高度为9d ~ 11d, 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计算发现由OH和H粒子表征的火焰锋面中, 在火焰锋面转角位置, 燃烧过程得到强化, 可能与火焰面的拉伸以及较长的停留时间有关. 从湍流强度的分布曲线来看, 火焰的传播应该是从两侧向中心发展的. 这里的DNS结果可以作为今后发展更准确通用湍流燃烧模型的参考.

关 键 词:直接数值模拟  湍流  射流火焰  受损伴流  
收稿时间:2006-11-24
修稿时间:2006-11-242007-02-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