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新疆托云麻粒岩捕虏体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 岩石成因及西南天山下地壳性质
引用本文:郑建平,罗照华,余淳梅,余晓露,张瑞生,路凤香,李惠民.新疆托云麻粒岩捕虏体地球化学和锆石年代学: 岩石成因及西南天山下地壳性质[J].科学通报,2005,50(8):793-801.
作者姓名:郑建平  罗照华  余淳梅  余晓露  张瑞生  路凤香  李惠民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地球科学学院,武汉,430074;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天津,300170
基金项目:本工作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027300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批准号: 40425002)和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计划项目(编号: 2003-119)资助.
摘    要:新疆西部托云盆地晚白垩世玄武质岩石中有麻粒岩捕虏体. 它们的矿物组合是Opx + Cpx + Pl ± Grt ± Qtz ± Kfs. 本文报道了这些捕虏体的矿物成分、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颗粒年龄, 并对其成因及所反映的西南天山下地壳性质和壳-幔作用过程进行了讨论. 托云麻粒岩以基性为主、含少量中性成分, 是岩浆物质经变质改造所形成的下地壳产物. 它们的平衡温度和最大压力估计分别是910±35℃和13.5×108 Pa, 表明寄主岩喷发时西南天山的地壳厚度≤44 km并有高的古地温特征(> 80 mW/m2). 在这些捕虏体的岩石成因中, 曾发生过橄榄石、辉石和钛铁矿的结晶分异, 斜长石的结晶分异和堆积, 以及陆壳组分的混染作用或流体的交代作用. 253 Ma的锆石变质年龄, 可能记录着西南天山造山带根部塌陷的壳-幔相互作用事件.

关 键 词:麻粒岩捕虏体  岩石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下地壳性质  西南天山
收稿时间:2004-08-1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