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城市形态空间格局与城市热环境关联性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引用本文:吴子豪,童滋雨.城市形态空间格局与城市热环境关联性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南京师大学报,2022(2):16-25.
作者姓名:吴子豪  童滋雨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1538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1578277);
摘    要:量化分析城市形态空间格局与城市热环境的关联关系,将有助于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形态管控的合理性,对于改善城市热环境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南京市为案例,对其复杂城市形态的空间格局进行量化,并探究其与城市热环境之间存在的关联性.主要结论如下:(1)空间滞后模型更适用于城市热环境关联的研究,且城市热岛强度(UHII)受到周边区域强度的正向影响.(2)分季节来看,城市形态空间格局对UHII的影响排序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3)所有的建成环境形态类型和LCZ E(空地)在周边环境中的数量占比在多数季节中均会对城市热环境产生显著的正向升温影响,其中LCZ 8(低层大体量建筑)的数量占比的影响程度最大.而自然环境形态类型则多有利于降温,LCZ G(水体)的作用优于LCZ A(树林).(4)从整体布局上看,周边由单一形态主导的空间格局将有助于带来更低的UHII.(5)以空间格局指标为依据,可以将研究区域分为9类具有相似形态组成结构和周边环境特征的分区类型.不同类型间存在热环境属性差异,应采取差异化的手段对其进行调控.研究结论可为构建气候适应性城市提供参考.

关 键 词:城市形态  空间格局  城市热环境  城市热岛效应  局地气候分区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