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华南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新发现:岛弧还是陆内造山?
引用本文:于津海,刘潜,胡修棉,王勤,O’REILLY Suzanne Y.华南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新发现:岛弧还是陆内造山?[J].科学通报,2012(31):2964-2971.
作者姓名:于津海  刘潜  胡修棉  王勤  O’REILLY Suzanne Y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GEMOC ARC National Key Centre,Department of 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s,Macquarie University,Sydney,N.S.W.2109,Australia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2CB4167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72127);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ZZKT-201106)资助
摘    要:在福建省周宁县五凤楼村发现了一个形成于313±4Ma的片麻状花岗岩.该岩石具有高的K2O和Al2O3含量和低的SiO2和Na2O含量,其A/CNK比值高达1.22,指示其源区为经过化学风化的沉积岩,因此属于S型花岗岩.所含锆石为柱状自形形态,其U-Pb年龄变化于326~301Ma(加权平均年龄为313±4Ma),具有负的?Hf(t)值(?8.35~?1.74)和1.43~1.84Ga的二阶段Hf模式年龄.这是首次在华南发现有确凿同位素年代学证据的晚石炭世S型花岗质岩浆活动.该S型花岗岩最可能形成于陆内造山阶段,源岩主要为古元古代晚期生长的地壳.结合前人对岩相古地理、古生代盆地性质、早二叠世火山作用以及晚古生代-早中生代沉积岩中碎屑锆石的U-Pb-Hf同位素资料,本文推断华夏东部可能曾经存在一个晚古生代造山带.从晚石炭世(340~310Ma)的挤压造山阶段演化到早二叠世(285~270Ma)的后造山或板内伸展阶段,华南东部经历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晚古生代造山旋回,所形成的晚古生代岩浆岩是陆内造山作用的产物,而不是岛弧岩浆作用产物.

关 键 词:S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锆石Hf同位素  晚古生代造山作用  华南东部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