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奶牛场中乳房炎相关致病菌的分离与鉴定
摘    要:旨在调查成都市某奶牛场引起乳房炎相关致病菌的流行及分布.通过对患乳房炎病牛乳汁、奶牛乳头、皮毛、牛圈、挤奶车间等部位和生活环境进行样品采集,初步分离奶牛群潜在病原菌,并对筛选得到的菌株进行16S rDNA测序鉴定和分析.结果:在奶牛场共采集样品1 000份,分离得到菌株494株,细菌总分离率为49.40%.分离菌株包括13类.其中,葡萄球菌占64.37%,粪肠球菌占29.15%,为奶牛场主要流行优势菌;另外,变形杆菌、大肠杆菌、蜡样芽孢杆菌、谷氨酸棒杆菌、海氏肠球菌、乳棒状杆菌、克雷伯氏菌、浅绿气球菌、猪粪细菌、尿链球菌、格氏乳杆菌等也有检出.进一步对分离得到318株葡萄球菌共鉴定出18个种,其中,阿尔莱特葡萄球菌(33.65%)、腐生葡萄球菌(12.89%)和溶血葡萄球菌(11.95%)为优势葡萄球菌;在乳房炎奶样中检出了14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挤奶器样本中检出了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样本中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应加强对奶牛场生产环节致病菌的监测与防控及日常消毒措施.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