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利用C基因组C0t-1 DNA比较分析稻属A, B, C, D基因组
引用本文:蓝伟侦,覃瑞,李刚,何光存.利用C基因组C0t-1 DNA比较分析稻属A, B, C, D基因组[J].科学通报,2006,51(12):1422-1431.
作者姓名:蓝伟侦  覃瑞  李刚  何光存
作者单位:1.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
2. 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4;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3. 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发育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2
基金项目:致谢 感谢华南农业大学卢永根院士、傅雪琳副教授和武汉大学遗传研究所提供的宝贵材料.在实验过程中,还得到了武汉大学宋运淳教授和美国Wisconsin大学金危危博士的指导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感谢.本工作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4AA227120)、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批准号:BZY0400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批准号:20040350574)以及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批准号:2004500607135)资助项目.
摘    要:以药用野生稻(CC) C0t-1 DNA作为探针, 对其自身体细胞染色体和栽培稻×药用野生稻杂交后代F1, 回交后代BC1以及宽叶野生稻(CCDD), 高秆野生稻(CCDD)和斑点野生稻(BBCC)体细胞染色体进行荧光原位杂交实验. 在药用野生稻体细胞染色体中, 同源染色体呈现相似的C0t-1 DNA杂交带型, 并对其核型进行了同源性聚类. 对F1 (AC)和2个BC1 (AAC和ACC)的杂交实验中, 在不封阻的情况下, 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C0t-1 DNA探针能清晰地鉴别C组染色体, 而在A组染色体上信号分布很少, 说明A基因组与药用野生稻C基因组中高度重复序列同源性较低. 此外, 对宽叶野生稻、高杆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3个四倍体体细胞染色体进行了FISH分析, 在24条C组染色体上均可观察到较强的杂交信号, B和D基因组的24条染色体上信号较少, 但在D组染色体上的信号较B组染色体的多, 说明D与C基因组的亲缘关系较B与C基因组的近. 进一步分析发现, 高杆野生稻D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要比宽叶野生稻D组染色体上的杂交信号多, 说明高杆野生稻的D基因组与C基因组的同源性要高, 这可能是高秆野生稻和宽叶野生稻同属于CCDD染色体组型但可区分为不同种的原因之一. 上述结果表明, C0t-1 DNA具有很强的种的特异性和依赖基因组型的特异性, 利用C0t-1 DNA作探针更能有效地对不同基因组进行FISH鉴定. 同时, 本研究采用F1植株和BC1植株, 即1个二倍体和2个三倍体人工选育杂种, 与宽叶野生稻、高杆野生稻和斑点野生稻进行了基于C基因组C0t-1 DNA杂交的比较分析, 对稻属异源四倍体的可能起源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 键 词:C0t-1  DNA  染色体  基因组  原位杂交  稻属
收稿时间:2006-01-21
修稿时间:2006-01-212006-04-29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