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胰岛素人工合成的科学意义
引用本文:曹天钦.胰岛素人工合成的科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通讯,1966(1).
作者姓名:曹天钦
摘    要: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研究所、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合作,不久前在世界上第一次用人工方法合成了一种蛋白质——结晶牛胰岛素。恩格斯说:“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虽然我们现在距离合成有生命的物质还有相当长一段路程,但是这项成就,在人类认识生命现象的历史上是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的哲学意义的。在这里,我们刊载了曹天钦同志的《胰岛素人工合成的科学意义》一文。文章简要地回顾了人类对于蛋白质认识的历史,说明了为什么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并且指出,从1828年合成尿素打破了有机物与无机物的界限以来,这是在人类认识并合成生命物质的漫长征途中的又一次飞跃。文章说,通过合成胰岛素的实践,表明蛋白质的高级结构是由它的一级结构决定的,只要合成了在一级结构上与天然胰岛素相同的物质,它就自己盤曲、折叠起来,形成与天然胰岛素相同的高级结构,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在这方面,大家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希望告诉我们。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