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个可能的植物入侵机制: 入侵种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本地种的生长
引用本文:于兴军,于丹,卢志军,马克平.一个可能的植物入侵机制: 入侵种通过改变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影响本地种的生长[J].科学通报,2005,50(9):896-903.
作者姓名:于兴军  于丹  卢志军  马克平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武汉,430072;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3
基金项目:本工作为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资助项目(批准号:KSCX1-SW-13-0X-0X).
摘    要:测定了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重度入侵地土壤(对照于轻度入侵地土壤)的pH, 有机质, N, P, K养分状况和细菌群落特征(Biolog EcoPlateTM)的变化; 并通过紫茎泽兰的水浸提液处理土壤, 检测了紫茎泽兰对土壤细菌群落作用; 然后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土壤性质的改变对外来植物紫茎泽兰入侵过程的意义. 土壤性质分析结果表明, 2个样地间的土壤pH, 有机质, 全N, 全P和全K差异较小, 而重度入侵地土壤的NH4+-N, NO3--N和有效性P, K比轻度入侵地显著地提高, 2个样地间的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 紫茎泽兰水浸提液处理的轻度入侵地土壤在细菌功能群结构上与原土壤存在较大差异, 而与重度入侵地土壤具有很高的相似性. 盆栽实验结果表明, 当生长于重度入侵地土壤时, 紫茎泽兰和三叶鬼针草的生长不受影响, 但本地植物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 在用活性炭除去土壤中可能残留的紫茎泽兰化感物质后, 仍然表现出相同的规律. 在以上结果中, 土壤养分状况的差异无法解释生长于二种土壤上的本地植物生长的差异, 而土壤细菌群落特征在样地间的变化与本地植物的生长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暗示着改变土壤细菌群落可能是紫茎泽兰入侵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壤微生物群落可能在外来植物与本地植物的关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的作用, 外来植物可以通过改变重度入侵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阻碍本地植物的生长和更新.

关 键 词:外来入侵植物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  土壤微生物群落  土壤养分
收稿时间:2004-11-15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