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午岭森林灰褐土保护有机碳的能力及各密度组分生化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王刚 王春燕 王文颖 王启基 |
| |
作者单位: |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兰州大学学报编辑部,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730000;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系,西宁,810008;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西宁,810008 |
| |
基金项目: | 本工作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批号: 2002CB111505). |
| |
摘 要: | 物理保护是稳定土壤有机碳的主要方式之一, 为了理解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中土壤作为碳汇(或碳源)所起的作用并正确管理土壤, 首先应该知道特定的土壤中有多少有机碳是被物理保护的. 通过密度分组和超声波技术将每个土样分为3个组分: 自由轻组、闭合组分和重组, 并分别分析每个组分的有机碳含量、碳水化合物含量和顽固性碳含量. 结果表明: (ⅰ) 整个土壤剖面上, 重组中的有机碳占明显优势, 自由轻组次之, 闭合组分中有机碳的分布最少, 说明土壤中大部分有机碳是受物理保护的. 随土壤深度增加, 自由轻组有机碳由25.27%下降为3.72%, 而重组有机碳由72.57%上升为95.39%, 闭合组分有机碳为2.16% ~0.89%. (ⅱ) 从顽固性指数看, 轻组碳和重组碳的顽固性是相似的, 甚至在土壤表层以下, 轻组碳的顽固性比重组碳的顽固性高, 说明轻组并非像经常定义的那样是最新鲜或很少被分解的组分, 并且在表层10 cm以下, 受物理保护的有机质, 其有机质质量也相对较高.
|
关 键 词: | 子午岭 灰褐土 有机碳 物理保护 密度分组 |
收稿时间: | 2004-06-19 |
修稿时间: | 2004-11-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科学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