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汉代夜郎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特点
引用本文:陈瑜,陈奇.汉代夜郎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特点[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49-53.
作者姓名:陈瑜  陈奇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课题“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研究”(11XZS017)成果
摘    要:两汉对夜郎的开发长达350来年,贵州古代儒文化与民族认同进入初始阶段。这一时期,贵州儒文化及民族认同的成就固然无法与明清比拟,却胜过唐宋,更勿论魏晋蒙元。制度儒学、物化儒学、理论儒学、文化儒学相继传入;和平、友好的经济、政治交往、交流、对话、沟通始终是主流;践行儒家仁义爱民政策,成为大一统政治得以实现的根本因素;不过,认同具有肤浅性、不对称性及不稳定性。制度儒学首先传入,各民族统治阶层之间制度层面的初始认同,是贵州两汉儒文化与民族认同的主要内容和最大的特点。

关 键 词:大一统  制度儒学  初始认同  和平沟通  仁义爱民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