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天再旦于郑”的原始语境解读及其意义变迁
摘    要:从地球自转长期变化参数分布范围、古代文献中的反例、场景复原中的限制条件来看,"天再旦"日食说难以成立。受宗周礼乐文化影响,天、日、月、星等不单纯为天象,也常与世间重要人事变化相联系,多带有政治象征意义,"天再旦于郑"也不例外。从"旦"、"天"释义、先秦古诗《卿云歌》中以天象比人事的象征手法、郑地宫殿的修建时间及历史意义来看,"天再旦于郑"的原始含义与日食无关,而是懿王继共王之后,西周王位第二次在郑地宫殿交接的象征性说法。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