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关于实施学分制的几点认识
引用本文:高伟云.关于实施学分制的几点认识[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1998(2).
作者姓名:高伟云
作者单位:浙江农村技术师专教务处
摘    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曾经在解放初停顿的学分制,又崭露头角。从1978年试行,至1985年逐步得到推广。学分制是一种用学分来反映课程的地位、要求和计算学习量的一种教学制度,它不规定学习年限,只规定学生达到毕业水平应修满的学分总数。在欧美各高校,由传统的学年制试改为学分制,始于1872年的美国哈佛大学。经五十余年的探索试验,不断修正改进才逐步得到完善。我国从1919年起,北京大学、南京大学(现为东南大学)也模效美国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同样遇到了美国在早期推行学分制中出现的问题,也同样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解放后,因学习苏联经验,故全部停用学分制,采用学年制。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学年制有计划性强,能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保证多数学生的学习质量等长处,从而培养了一大批人才。然而学年制的弊端和不足是明显的,尤其是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高新科技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和拔尖人才的培养。因此在现行学年制的基础上进行改革,探索、研究、试行学分制是十分必要的。学分制与学年制相比有优点、长处,也有弱点和不足。其长处和优点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