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德国电影《死亡实验》的角色分析——以埃里希·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
引用本文:王林.德国电影《死亡实验》的角色分析——以埃里希·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J].菏泽学院学报,2014(1):134-137.
作者姓名:王林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
摘    要:德国电影《死亡实验》通过对剧中角色的戏剧化分配和精准捕捉,生动展现了纳粹人格在特殊情境中的形成和发展。以弗洛姆的"逃避机制"为理论依托,从该理论的"权威主义人格"和"机械趋同"两个方面,可以为《死亡实验》中的不同角色找到精神分析学范畴的阐释。弗洛姆的精神分析成果直指纳粹主义心理与现代民主,而这一点正是《死亡实验》的深层创作意图,即在假定的现代语境下进行历史反思。

关 键 词:德国电影  《死亡实验》  斯坦福实验  权威主义  机械趋同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