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安徽早三叠世巢湖龙前肢比较及分类学意义
作者姓名:周敏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地质学系, 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 北京 10087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20124002;4137201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基金(123102),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20120001110072),人才培养共建项目-资源共享类项目-北京高校博物馆联盟建设
摘    要:由于标本少和保存情况不好等原因, 对巢湖龙(Chaohusaurus)解剖学特征缺少详细描述, 安徽地区巢湖龙的种级分异尚存争议。经过对比研究北京大学地质博物馆馆藏的采自安徽巢湖的鱼龙标本与相关模式标本, 基于骨骼形态及腕骨骨化程度等方面的差异, 将标本分为两类。将研究标本及相关模式标本等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表明存在两个类群。将前肢骨骼数据作图, 显示存在两条生长序列, 该结果推翻了之前的巢县陈氏龙和小巧陈氏龙均为龟山巢湖龙后出同物异名的结论。据此推断, 巢湖马家山地区的巢湖龙可能存在两个物种。厘清巢湖龙的种间关系有助于全球早三叠世原始鱼龙类的对比研究, 并对探讨鱼龙的早期演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巢湖龙  早三叠世  安徽
  
收稿时间:2014-11-02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